《民乐情》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甘肃民众饱受贫穷和干旱之苦。现实中的韩正卿在民乐县任职县委书记八年期间,修建了六座中小水库,使得粮食大幅度增产,解决了民乐县一带干旱缺水的问题,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当代大禹”。
这里最感染我的,是秦腔《民乐情》里的精神侧写。
第一个侧写:韩书记的含泪誓言。
这是《民乐情》开场的一个情节:一位奶奶因病无钱医治,要把家里14岁的孙女乐乐嫁给年过半百的老汉,以换得100元钱和半袋子面粉。送亲路上,奶奶欲跳崖自杀,被韩书记救下。作为县委书记,韩正卿含泪对乐乐表示:“我不但要治好你奶奶的病,让乡亲们吃上白面馍馍,还要送你上学!”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改变祖祖辈辈一穷二白的生活面貌,不脱贫誓不罢休!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
第二个侧写:韩书记的廉政自律。
韩正卿家境困难,女儿晓荷没有城镇户口,只能一个人在乡下务农并照顾爷爷奶奶。考虑到韩书记家的实际情况,县领导班子瞒着他给了晓荷县里的招工指标。韩书记知情后,不顾女儿和妻子的含泪恳求,让女儿把招工表退回去。当二叔指责韩书记六亲不认时,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县委一班人里,我是班长,不正之风从我这里打开一道缝,后边的人照样学样,就会推倒一面墙啊!”韩书记以质朴的语言打动了家人。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廉政自律、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这样的干部,老百姓信服!
第三个侧写:韩正卿生死关头的亲情表达。
在爆破出事的危险时刻,韩正卿冲进山洞寻找爆破手郭东祥,对方曾经因为误会,砸过他家里的炕、告过他的状。两人在黑漆漆、烟雾呛人的山洞里,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出去。郭东祥问韩书记,如能活着出去他最想干啥?其回答令人意外:想给娘穿一次鞋,背有病的爹到屋外晒一回太阳——对亲人的真情流露,再次反衬出他为造福民乐、兴修水利工程付出大爱而舍弃小爱的情感牺牲,他把对亲人的爱藏在心底。
第四个侧写:民意涛涛,“韩书记你不能走!”
《民乐情》最后一场戏写告别。当听到韩书记要调走时,百姓发现有太多的遗憾:刚住进的新瓦房,他还没进来坐一回;油菜花金灿灿铺到了天边,他忙得都没看一眼;一个女人说她家的娃考上了北大,还没向韩书记报喜;当年被救的老奶奶,要亲自把鞋穿在韩书记脚上……民众心里都有杆秤,韩书记让民乐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做到了真正的民乐县里万人乐。
《民乐情》里四个精神侧写凸显了韩书记作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坚定地用他全部的大爱,去抚慰并带动村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民乐人是一个共同体,只有携起手来,民乐的明天才会美好。感谢编剧曹锐根据韩正卿的生平事迹,为观众刻画了这样一个生动饱满的人民好书记形象。如果没有对现实的关怀,编剧很难写出像韩正卿、郭东祥、晓荷等鲜活的人物来。她不是书斋里的编剧,曾两年挂职副县长,当过一年扶贫工作队员,六年名誉村主任,与农民吃一锅饭菜,睡一张炕上,唠着家常,亲身体验着那方土地上的生活状态,才会写出如此具有生活质感、充满挚情的唱词。观摩《民乐情》,让我有幸和民乐当年的县委书记和村民们完成一次对视,它意味着一场相遇,一种新的启示和发现,这就是韩正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世界,我感受到了他的感召力!
作者:刘明厚,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