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浓浓蒙古族风情洋溢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的舞台,草舞、水舞、马舞、羊舞、摔跤舞、珠岚舞,或优雅灵动或气势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草原美景中。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把观众带到了50多年前风雪交加的夜晚,生动地再现了龙梅和玉荣的英雄事迹。
与此同时,民族舞剧《花界人间》正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展现出另一番景象。“禾把舞”“打砻舞”具象呈现了壮族“稻作文化”,场面盛大而热烈,以原生态的活力感染了全场观众。
“锅庄舞”“打墙舞”“打砻舞”“碎抖肩”“摔跤舞”……随着一批民族民间舞作品的上演,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吹来阵阵最炫民族风。观众惊喜地发现,舞蹈家们正努力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并将传统舞蹈语汇与创新艺术手段相结合,从而赋予民族民间舞新的面貌。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表示,民族民间舞就是中国舞蹈的根,而一个“民”字,意味着由人民创造、人民传承、人民自己表演,“真正的中国舞蹈是从人民当中产生的,也是在人民当中延续的”。
扎根人民火热的生活,寻找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动力
马头琴象征“马首”,“勒勒车”车轮比拟“马腿”,舞者是与几乎等同于真马体量的“道具马”共舞,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这段“马舞”让观众耳目一新。“蒙古族是马背民族,丰富的民族舞蹈语言多半从马和骑马动态中产生。”舞剧编导赵明告诉记者,灵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一次次采风中逐渐找到了特殊的文化符号,当地牧民家里最常见的马鞍开启了创作之门,将马头琴、马鞍和迁移的勒勒车聚在一起,形成绝妙的艺术载体。
十二艺节舞台,亦是民族文化之花绽放的舞台。不约而同地,舞剧《唐卡》《花界人间》《草原英雄小姐妹》、音舞诗《阳光下的舞步》都把目光投向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从中汲取艺术创作上的源泉,寻找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动力。
千百年来,壮乡大地流传着许多浪漫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舞剧《花界人间》便以传说中的花神信仰为背景,聚焦打谷、打砻等生活劳作场景,探寻最具壮乡地域特色的生命律动,挖掘壮族民间舞蹈最初的本源。极具蒙古民族舞风格的“碎抖肩”“摔跤舞”把剽悍勇敢、崇尚英雄的民族性格,自然贴切融化在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中。
舞剧《唐卡》通过“锅庄舞”“打墙舞”等舞段,动态呈现当地日常生活场景、劳动场面及民间仪式。音舞诗《阳光下的舞步》汇聚各民族舞蹈语汇,描述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与的新疆各族人民一起“教、学、帮、唱”的故事,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的外化,更是基于原生态民族民间审美的再创作。
“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之‘虚’绝对不能脱离生活之‘实’ ,必须做到‘言之有物’。”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情节与人物命运结合,心理情感与具象生活结合,玄妙舞动与生活细节结合,“虚实结合”当为现实题材创作的要义。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联姻,打开民族民间舞的新空间
上世纪60年代的内蒙古达茂旗草原,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与暴风雪搏斗一天一夜,保住了集体的羊群,自己却因冻伤不幸截肢。这个故事曾拨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弦。50多年后,在舞台上重温感动中国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观众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舞剧分为两幕——《第一课》和《第二课》,以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的表现手法,穿越时空,真实质朴地演绎了当代小学生与上世纪60年代“小姐妹”两代人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融。“我们以搞科研的精神来创作这部剧,力求将蒙古族舞蹈风格与当代舞蹈语言相结合。”编剧赵林平说,“除了民族舞,还融入了卡通语汇、生活语汇,在舞台上流畅地转换。”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联姻,时代精神与地域文化结合,民族民间舞创新无处不在。通过“融合创新”“跨界交流”的手段,创作者用灵动的构思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时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让民族舞蹈呈现出全新面貌。
为了“活态”呈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出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唐卡》突破了传统剧场的演出模式,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藏族传统文化中,使陌生的唐卡艺术以通俗易懂的动态方式进入观众视野,在强化审美文化体验的同时,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文化震撼。
而音舞诗《阳光下的舞步》中的所有舞蹈,并不局限在哪个民族,其中既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新疆各民族的舞蹈动作,也有爱尔兰舞等国外舞蹈的风采,还有踢踏舞等现代舞的动作。众多舞蹈元素汇聚在一起,演员们饱含激情跳出了当代新疆乃至中国各族青年浪漫的情怀和朝气蓬勃的精神,跳出了国际范儿,打开了新疆民族舞蹈的新空间。
作者:宣晶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