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来自于清代女诗人周暎清的《令阿缃入学》诗:
低鬟怜阿姊,与汝亦齐肩。
且令抛针线,相随共简编。
双行知宛转,坐咏爱清圆。
试看俱成诵,今朝若个先?
她写自己两个女儿长成,一起入学学诗,小女的娇态,母亲的爱怜,都溢出纸外。我想起这首诗,是因为夏天以来,陪着七八岁的小儿嬉戏,忽然就开启了他和我的一项新技能,忍不住幻想一下什么时候他能和我斗诗了呢。
我对旧体诗歌,不管鉴赏还是创作,倒也不用太自谦。但对新诗就有点隔膜,起码创作这一块,我是不行的。究其原因,大概是我开始大量阅读诗歌的时候,就醒悟到诗歌是一种无从翻译的艺术。而我的外语程度极有限,导致我既不能读原作,对译诗又像对陌生的食物,总得狐疑地嗅一嗅,不能安心享用。至于中国白话诗,草创至今也才百年。新诗的鉴赏标准,也更为散漫。加之写旧体带来的习气,我对这一块就更不上心了。
我儿牙牙学语了,带着背诗那是应有之义——他两岁多时我曾有诗记之:
东方日未明,蠕蠕蚕啮桑。
抚儿复安卧,言春昼渐长。
欠伸已翻坐,娇声唤阿娘。
阿娘故不答,捉被还深藏。
张目久偷视,开口诵诗章。
墙角梅花好,床前明月光。
阿娘笑不止,颠倒弄衣裳。
不求三生贵,驻此一炷香。
对我们来说,这只是利用出门车上、上学路上、沐浴后、睡觉前的零散时间做的亲子游戏,不过到现在,他读过的诗,不算少了。新诗这块,有次我翻出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几首短诗,逗他英语原作和中文翻译都读起,居然也像模像样——英语这块,将来他必定胜过我,或许就不会有我小时候那种遗憾了。
夏天里,本地一位朋友吴树明兄,把他教的小朋友的诗结集成书。我买来一翻,很是惊艳。忽然感到“诗”这种东西,天然是属于小孩子的。童言无忌,语出惊人,只是大人往往漏过去了,或者当时哈哈一笑,很快也不复记忆,简直约等于损失了无数个狄金森!回想我儿小时候好像也说了很多有趣的话?
从那以后,我便留了心。暑假里有一天,我带他去一家艺术馆&咖啡屋,在屋顶闲坐看景,从下午玩到暮色渐浓。起身离开时,他忽然对我说:“妈妈,我听到了萤火虫的声音。”我一愣,都市里哪来的萤火虫,萤火虫又怎么会发出声音?但又觉得突兀而有趣,立即掏出手机备忘录,把这话记下来,并且温言鼓励:你说的好有意思,回家补几句,写成一首小诗可好?他迷惑地问,怎么写成一首诗?我说你照自己想法写下来就行,其他的交给妈妈。于是我略作修改之后,他人生第一首诗作诞生了。“我听到了萤火虫的声音/混杂着小鸟的影子/不知道是小鸟在舞蹈/还是萤火虫在歌唱”,我信手在后面写了一首旧体:“叶密疑飞鸟,灯疏似流萤。何当重载酒,斟与满天星。”——我登时想起了昔年在云南旅游所见的野外星空,自疫情以来,这是多么难以实现的愿望啊。第二天,他还为此创作了一幅现代派气息十足的画——
后来有些日子,他总闹着不睡觉,问他,就说因为最近老做噩梦。我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懂得什么意思吗?他说就是白天经历了什么晚上就梦见什么。我说对啊,做梦是大脑吸收了太多杂乱无章的信息,睡觉时自我修复,好比你白天把玩具丢得乱七八糟,妈妈把它们重新归类整理,分别装进一个个抽屉。梦境就是你的大脑在消化一些负面情绪,如此第二天又能充满活力了,否则混乱的部分越来越多,大脑会崩溃。下次醒来,告诉妈妈你的梦境,或者画下来。在梦里你就想:这就是梦,你在观察和记录它们,这样就不害怕了。第二天他和我说梦见龙卷风,又自己分析是因为刚看了《神奇树屋》,里面有“逃离龙卷风”。我说那你趁现在把梦境画下来?
他画好以后,我说,要不,再来首诗?立即塞给他一本笔记本。他果真又写了一段,一开始平铺直叙,我启发道,诗歌和看图写话不一样,不要像散步,要像跳舞,你不用追求面面俱到,把你印象最深的场景写出来就好。最后就成了这个样子。
梦
龙卷风来了
它把花园里的运动器材全都卷走
停车场里的小汽车
也不例外
它引燃了地面的烈火
草,树,还有整个花园
燃烧殆尽
我站在大石头上目送它奔赴远方
我
观看我的梦
最后两句是我加上去的,算是“卒章显其志”。“燃烧殆尽”“目送它奔赴远方”云云那可是他的原话。引导他修改诗作可比修改我自己或者我学生作文困难很多,得“像首诗”,但不能动那些别致的想法,不能掺入大人的经验和口吻,否则就失去儿童诗本意了。
有了这两次经验,老母亲暗自点头:行得通。于是干脆把他送去朋友的诗歌班上了。我让他上的兴趣班,拢共只有乒乓球和这个了。前者是锻炼身心的平民运动,后者是为了娱乐和社交:一群小娃凑在一处,一本正经读诗写诗,是不是想起来就很萌?我保证,就是那么萌。周五晚上,他都到一间仿闽南古建筑风格的大厝里,消磨三小时,老母亲在屋外八仙桌上自顾备课改卷或者看书,再一起回家。
近来在他强烈要求下,让他养了两只蜗牛,心想,这算是最不麻烦的宠物了吧。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是他频繁把蜗牛写到了诗里。有一天我看着他专注地玩蜗牛,走过去开玩笑说:“Hi,低等软体动物你好,我是外星人,只要我高兴,我就把你变成红酒焗蜗牛。”他抬头哈哈大笑,又有点生气,瞪了我一眼,于是有了这首诗:
蜗牛会说悄悄话吗
一只蜗牛把脖子搭到另一只蜗牛
脖子上
好像在说悄悄话
蜗牛没有耳朵
怎么说悄悄话?
蜗牛不知道自己是蜗牛
蜗牛听不懂我的话
也许它们会以为我们是外星人
因为它们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它们存在
世界是它们的
老母亲不由得惊讶,虽然是我的调侃给了他灵感,但是,这已经是他自己全新视角了。
不久之后的诗歌课上,他又写成了这首:
蜗牛是自己的船
我和妈妈去爬山
爬到山顶
有一条小河
沿着山坡往山脚流去
我们 折了一艘纸船
刚好有一只蜗牛
它想下山
于是它乘着纸船悠悠而下
不料,到了山脚
纸船翻了
蜗牛一点儿也不害怕
因为它可以是
自己的船
这两首我只是稍微切分了一下句子和小节,未改其本意。我在“陪读”过程中,发现自己非但挖掘出了孩子的新技能,也发掘出了自己的一项新技能。小朋友确实妙想多多,但是往往不成片段,受限于词库不足,无法自如表达某个一闪而过的意念;又受限于书写速度,即使意念已经成型,手和笔也是跟不上大脑,无法有条理组织起来。这个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长期文字训练才能解决。初学写作的孩子要拿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其实挺困难的。短诗——如前所说,它是在“跳舞”——和儿童跳跃的思维方式,比“作文”匹配度更高。饶是如此,引导他们“成型”也非易事,毕竟小孩子的心性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把突如其来的那点灵光,变成“写诗”这么一桩稳定的兴趣乃至习惯,并不简单。写完以后,如何不伤筋动骨,实现最轻微的“梳理”,也需要很高技巧。我逐渐摸索出在合适的时机,不引起他抵触情绪的前提下给个暗示:要不我们来写首诗?以及在他跳踉着“要写什么,要写什么,我要写什么”的时候,引导他从日常生活所见所闻里找到灵感。
譬如这首诗就是他跳踉的当儿——一周忙碌的学校生活结束,马上要去诗歌班了,他才想起课后的作业(就是写首诗)没做。这一天是秋分,老母亲正看着敦煌研究院公众号发的秋分视频,顺手就转发给他,说要不就写个秋分?
秋分
夏天终于过去了
秋分这天,昼夜平分
天上有一大片乌云
飘在空中
好像要下雨
可是
乌云被风吹走了
太阳出来了
但没有蓝天
因为蓝天被另一片乌云遮住了
乌云却一点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
我的蜗牛
会不会在之后
冻死呢
哎,儿子,你这是和蜗牛掐上了啊。
我总戏称他“理工直男”,自幼对故事绘本无感,我声情并茂给他朗读,他都一脸敷衍,却在不识字的时候就抱牢厚厚一大本百科全书可劲地翻。日常思维方式都是“直”得可以,幼儿园学成语,看到“画龙点睛”龙破壁飞去,呵呵笑道:“那怎么可能嘛!”别的小朋友很欢迎的读物,譬如《神奇树屋》,他翻过几本就嫌弃怎么都是这个套路……爱科学当然是好的,但科学引领人类的进步,文艺却可抚慰人的心灵、平衡人的精神。我鼓励他画画、写诗,也是希望他的小脑瓜多保留一点想象与激情。有次带他去看本地一位艺术家放在公园的一件装置,回来在我鼓励下,他完成了一首,把我笑倒,这可真“理工直男”啊:
我看到了大蜻蜓
看!那是蜻蜓,
还是飞机?
这架飞机不能起飞
里面也不能坐人
它悬停在一根长长的柱子
立在草坪中央
粗粗的铁丝延伸成它的翅膀
另一边像没有轮子的小汽车
听说 它会在夜里发出红光
我想它一定是把太阳能电池板扛在身上
它不是蜻蜓
也不是普通的飞机
它是一盏巨大的夜灯
迄今我最喜欢的,是这首《小花园里有什么》。我儿喜静不喜动,很让人头疼,偏偏今年天象异变,有记忆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热到我这个习惯亚热带、热带气候的人都丧失走出空调房的勇气,也就不好意思责备他暑假没好好运动。傍晚暑气稍薄,哄他到楼下花园走走,他不情不愿下去了,一会儿又跑了回来。我瞪着他,他狡黠一笑:“天黑了,小花园里有大灰狼怎么办?”晚上睡觉前拉上窗帘,小花园里孩子们的喧闹声还清晰可闻。他自言自语:“他们不怕大灰狼吗,这么晚还在下面跑?”已经自我训练出来的老母亲迅速打开备忘录把这两句输进去,并且成功哄着他在第二天写完了。我修改的地方,是把原来放在第三小节的调整到了最后。
小花园里有什么
他们不怕大灰狼吗
这么晚还在下面跑
我站在床沿拉下窗帘
听到夜风在咆哮
小花园里有什么
草丛和小树,各种各样的树
草丛里还有蚂蚁,蜈蚣,大蚊子
小花园里能玩什么
滑板车,自行车,跑步,散步
或者在运动器材上晃一晃
但除此之外
在漆黑的夜里
是不是还有野狗,野猫,大灰狼
这就是我家这只谨慎娃真实写照啊,把握住了那么点微妙的疏离和不安。他和小区里那群孩子,不怎么能玩到一起,他怕黑,怕风,怕动物……
我之所以写这篇小文,因为国庆节又不能痛快旅游,索性给他报了个活动,丢出去撒欢一天,老母亲在家躺平一天,解放自己。他去了永春,回来兴高采烈和我报告他的行程。做纸织画,吃永春石鼓白鸭汤,练白鹤拳,参观余光中纪念馆……老母亲狡黠哄着他写了一篇日记后,甩出“要不写首诗吧”的撒手锏,他又一番“写什么,写什么,写什么”的跳踉之后,忽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阵子,对在一旁打盹的老母亲宣布:写完了!
纸织画
铁片在穿行
纸条被拉着一起
穿越时空
纸条在穿行
刺穿永春的秘密
纸条在穿行
如果太用力
纸条断掉
被刺穿的洞
就会关闭
于是我小心地
织出了一幅
纸织画
我一激灵,这是进阶了吗?儿子你悟出了哲理诗胡扯的门径了啊。果真只要持之以恒投入一件事情,终究是会看到效果的。以及,诗来源于生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次,甚至不需要我改动了。
目前看了他对“写诗”这桩活动很积极了,对去诗歌班上课——我更愿意称之为“小朋友诗会”——是快乐和期待的,也表现出了某些天赋。当然,这么小呢,心性未稳,将来很难说他不在功课的压力下逐渐冷却。不过起码在今天,给我们都带来了不小的乐趣。这就足够了。
作者:雍 容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