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
毕飞宇先生的 《林冲夜奔与小说的逻辑》 (刊2016年3月4日笔会),开篇就说“梨园行当里头有一句话,叫‘男怕 《夜奔》,女怕 《思凡》’”。的确,昆曲虽然不重武戏,但也有以武技为特征的角色,《夜奔》 中的林冲,就是老生应工,以雄健多姿的歌舞,表演了林冲为奸人所害,夜奔荒郊,前程未卜,激愤满怀的状态。
由戏剧史家周贻白旧藏、舞蹈史家王克芬整理的《夜奔》身段谱,记录了这个盛演数百年而不衰的折子的舞姿。这里摘录一小节,以窥斑知豹:
唱【新水令】:接龙泉 (踏出左足,右手指剑,双拉介)血泪(右手拭泪)洒征袍,(右指左肩,左指右肩,走上一步)恨天涯(对正双拉,退中平蹲,对左上)一身(一步,右一指指胸)流落(右全手排指指左地介)专心投水浒(起右手,左手跟,右转身至右下,双手搭剑,立右手,身对左上,头看右下,左上介)回首(左刀手——出左足,坐马势)望天朝(锣内叉手至右下,捧剑)急走(走至中下,转朝上坐马势)荒郊 (左剑,右指上扬,面对左角,右拉,退介)顾不得(拉,退中)忠和孝(拱上,拱下,又上。起左手至右介) ……
亡命天涯的林冲,载歌载舞,唱做繁重。整个舞台上始终只有一个人,摒弃了众人打斗和排阵穿行,避免了浅层次的热闹火爆 (京剧在移植 《夜奔》时,增添了梁山首领派人至黄河渡口接应,与奸相差遣的徐宁打斗的情节),而把着眼点放在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上,愈加显得形神兼备。这,恰恰体现了昆曲表演规程的神韵。
与林冲的“武”相比,昆曲中的“舞”就更多了。《游园》 中的杜丽娘、《痴梦》 中的崔氏、《乔醋》 中的井文鸾,都是长袖善舞,将水袖演绎得淋漓尽致。我最近看的 《浣纱记》 第二十五折 《演舞》,述勾践夫人教西施演习歌舞。与其说是传授技艺,指点迷津,还不如说是承袭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意志。在载歌载舞中,让人感受到了精致绝伦的昆曲表演理论:
“美人,古称绝色。第一容貌,第二歌舞,第三是体态。若是容貌虽好,歌舞未谙,不足为奇。歌舞虽通,体态未善,不足为妙。”
“歌有歌体,舞有舞态,须要态度优闲,行步袅娜,方能动人。”
“要俯仰应声,抑扬合节。”
“论体态又须盘旋轻迅,看纵横俯仰,回身不动尘。”
“今一转身,则奇姿崛起,逸态横陈。虽惊燕游龙,不过如此……”
勾践夫人心里明白,来自苎萝村的美女西施固然有沉鱼落雁之容,但仍是一块璞玉,必须精心加以雕琢。容貌、歌舞、体态俱备,才能献于吴王夫差,令其事游乐而废朝政,以完成越王勾践的中兴大业。她自己虽然擅歌舞,派往吴国的特殊使命,却只能由西施来承担。昨天是让老宫娥来教演的,唯恐亵渎了西施,勾践放心不下,命夫人亲自前来。听勾践夫人对西施传授的这些歌舞要诀,就不难理解,她确实是竭精殆虑、不遗余力的。
《演舞》 一折,西施下场诗中的两句:“歌罢阳春飞白雪,舞余凉月醉霓裳”,既是为剧情点题,也是昆曲表演艺术的一种自诩。如果说传奇 (戏式)是一剧之本,阳春白雪的歌舞雅乐,就成为昆曲无愧为百戏之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