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魏松备受鼓舞。
“十年前中国歌剧缺人才,我们呼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十年后人才持续培养和引进,我们应当为如何用好人才,让他们更好地为民族歌剧发展、中国歌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今天接受文汇报记者电话专访时,他表示艺术要扎根人民,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德艺双馨的演员与反映人民、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缺一不可。所以他鼓励有着西方教育背景的歌剧“海龟”人才,进一步把所学更好地用于创作和发展中国歌剧视野,畅游民族歌剧这片红海。
对艺术来说,比文凭更重要的是舞台实践
“当下技艺过硬、有前途的青年演员渐渐冒出来了,一些原创新作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65岁的魏松很欣慰,对于中国歌剧界,再不是当年愁演员、愁原创的年代。
不仅国内一流院校毕业的优秀音乐人才,专心留在舞台和创作之中,很多在海外顶尖专业院校深造的“海龟”、甚至在海外已有知名度的艺术家,也选择学成回国,发展自己的事业。
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为国内歌剧事业的发展提速。一些进入院团、踏上舞台的后续培养计划也紧随其后。记者注意到,在青年歌剧人才进入院团之后,上至国家下至院团,也有一系列的培养项目帮助他们进一步地成长。例如去年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歌剧演唱人才培养项目”中,不仅有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的资深人士参与授课,就连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的教授对青年演员进行指导。
《晨钟》剧照(叶辰亮摄)
但是,一味的理论学习、台下联系还远远不够。在魏松看来,对于舞台艺术而言,最终还是要到台上摸爬滚打。他说:“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一二十部剧成熟不起来。”
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魏松身体力行。不仅亲自登台提携年轻演员,举办专场音乐会将他们推至台前。他更鼓励年轻演员在原创大戏中亮相,在塑造人物的探索之中,加深对歌剧表演艺术的理解。去年上海歌剧院首演的原创歌剧《晨钟》,在魏松的悉心指导下,歌剧院青年演员于浩磊挑起大梁,成为该剧领衔主演。有了老师手把手地带他试唱、调试音色,他的底气足了不少。
而与他搭档的,清一色也都是院团的青年骨干。另一台即将在年底推出的歌剧《田汉》,又有一批青年演员即将亮相。而他们背靠的,不只是魏松这一棵大树,更有国内一流编剧、国际乐坛知名作曲等强大主创班底的保驾护航。
这还只是一个开头,魏松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主创加入到为青年演员创作、为他们搭台的行列之中。
魏松与优秀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韩蓬共同举办专场音乐会。
洋为中用,要将所学充分运用到民族歌剧发展之中
在院团的重点原创大戏里担任主角,对于34岁的于浩磊来说,还是第一次。如果说过去演西方经典歌剧已经日渐成熟,那么用西洋音乐形式探索演绎中国英雄人物,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艺术课题。
而如何更好地洋为中用,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路子,正是魏松近些年来思考的重要命题。
魏松感慨,“如今很多青年音乐人才,都有了海外留学的背景。能够在歌剧诞生、兴盛的西方直接学习交流,对比我们当年的学习环境,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回想当年,由于信息交流不够便捷,想要找到一部经典作品的影像资料都很难,更别提面对面实地的观摩学习。
也正是随着视野的打开,中国歌剧人在演绎和制作西方经典上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阿依达》《图兰朵》《茶花女》都成为中国歌剧人的拿手作品。“当下中国歌剧在演绎经典方面,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追赶上了西方歌剧的进度。这无疑是令人骄傲自豪的‘中国速度’。”
不过在民族歌剧的探索实践中,对照《白毛女》《党的女儿》《江姐》《洪湖赤卫队》这些经典作品,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那么有着西方学习演出背景的青年人才,无疑是未来探索中的主力军。魏松希望他们更深入地探索,如何将西方美声唱法,融合到中国作品、中国音乐的演绎之中。“我们有那么多经典的故事、动人的音乐素材旋律,应当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做好东西方艺术在作品中的交融碰撞。”
而这也是进一步攀登歌剧“高峰”的前提。魏松说,“眼下从国家层面到院团自身,都花了很大的力气在打造原创民族歌剧。确实近年也有不少作品陆续上演,成效很大。不过有潜力的作品推出以后,还要多演出多打磨,不能刀枪入库。”此外,经典艺术的市场是要靠开发出来的,魏松建议院团和主创,能够在打磨作品艺术水准的同时,兼顾市场的反馈,把剧目推送到观众眼前,“倘若没有市场观念,那就变成小圈子的自娱自乐了。”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