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引领区与临港新片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后的第一个施工年,也是临港新片区落实“五个重要”要求、努力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决战决胜之年,上海这片承载着全国火热期盼的“试验田”正以火热的干劲,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加速构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强力“助推器”。
如何更好承担起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发挥引领作用?有哪些需要全力攻关、率先试出经验的突破点?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聚焦引领区和新片区的改革系统集成、制度型开放建言献策,期待这里可以代表国家开启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探索。
献计一:率先成为数字贸易示范区
面对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全球贸易竞争格局正在重塑,数字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今年提交《自贸区要率先成为数字贸易示范区》的提案。
在他看来,在研究数字贸易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承担国家使命的自贸区更要勇立潮头,将加快试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数字贸易规则当作一项崭新的任务,积极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为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谈判、形成数字贸易中国方案积累经验。
就在去年,中国政府作出两个重要决定:9月,提出加入CPTPP的申请;11月,正式申请加入DEPA。这两个协定颇为重要,涉及数字经济管理、数字经济交易和数字经济开放等一系列内容。
对此,周汉民建议,参照全国经济特区在法治、税制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提请全国人大批准予以一揽子授权,加快海南自贸港、临港新片区各项相关法律的单独立法,保障改革创新于法有据,建立健全独特的法治体系。对照CPTPP和DEPA条款,结合数字贸易的实际需求,对产品版权、防盗软件、源代码开放、数据流通、信息保护、数字交易、不正当竞争、保守商业秘密和数字化产品税收等行为设立详细而明确的规范要求,完善适应国际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创新需求的国际经贸新规则,“在海南自贸港、临港新片区的试点基础上,酌情进一步推广至其他自贸区”。
献计二:让沿海捎带开放落地开花
去年年底,国务院首次批复临港新片区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符合条件的外资船公司能在部分港口开展沿海捎带业务,力助上海港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主要航运公司对开放政策有很高的关注和期待。”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徐珏慧今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政策协同,提升沿海捎带效率的建议》。
经过对港航相关企业的调研,她发现,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还要取决于各个港口对于沿海捎带运输政策的支持度以及口岸监管的操作模式。而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及时装船出运和尽快获得出口退税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直接影响他们出口方式的选择。
为了让沿海捎带的开放政策尽早落地开花,徐珏慧此次一口气提出5条具体建议。例如,基于目前转关的操作模式,建议进一步完善启运港退税政策,把天津、大连加入启运港退税政策港口内;针对选择沿海捎带运输的出口企业,在退税流程上与直接出口要求一致,凭启运地海关签发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即可办理退税申请,鼓励出口集装箱选择沿海捎带运输。
她表示,“海关可以进一步研究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的监管模式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转关模式下启运港退税范围和效率等问题,真正提升沿海捎带运输的规模和效率。”比如,在海关系统中增加一个上海洋山港专用代码,通过此代码进行的沿海捎带业务使用“国际中转”模式通关。
献计三:为“硬科技”打通融资痛点
借助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重大机遇,张江科学城在细胞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发展优势将为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带来更多可能。预计到2027年,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产值将达到2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超过20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不低于30家,累计上市产品超过10个,成为国家细胞和基因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示范区,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看来,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生命健康领域的竞争不但关乎生命与健康的民生问题,更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其中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则是关键。
“干细胞和基因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需要专业投资来识别和推动先进前沿技术转化和产品开发。”他建议,可以充分运用“浦东新区法规”等国家立法授权的立法资源,设立“干细胞、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特区”,制定详细的制度、政策和指南,开放多种投资主体对该领域的投资。例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蓝湾生物医药开发区等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和人才聚集的区域,制定细则指导和规范投资,既可以推动该领域产生突破性成果,也有利于管控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尤其在基因数据、生物样本的管理方面探索经验。在“特区”试点成功后,可以依法推广至全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开发区。
“融资是企业创新生态中的关键一环,尤其对于多以轻资产运营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今年特别关注“知识产权融资”。她建议,要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不仅要借助智库和行业协会力量研究全球关于知识产权确权、估值和价值运营的领先实践和高标准规则,在现有的框架性规范下进一步细化形成统一标准的估值流程,特别是与创新相关的技术类无形资产的评估,还要发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领先应用,博采众长促进评估体系优化迭代。
献计四:引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最近,绿色金融的“浦东新区法规”正在抓紧编制,浦东围绕融资租赁公司关注的监管指标、经营范围、融资方式与额度等问题,计划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率先探索突破。例如,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融资租赁业务,适当放宽集中度、关联度等监管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也关注到了绿色金融在引领区的先行先试,“建议尽快制定绿色企业的相关标准,建立公共绿色投融资数据平台,完善绿色评级和认证。针对国内上市公司,强化ESG相关信息披露,提高投资透明度,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
她坦言,当前国内保险资金对绿色可持续投资的认知和实践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体系、规范标准、信息披露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开展绿色投资实践还面临一些问题,“就成本来看,绿色债券还有附加的外部认证审核、持续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其综合成本较高,可以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在绿色债券及相关债权项目上对包括保险机构在内的所有机构投资者给予一定税收政策优惠”。
作者:唐玮婕 周渊
编辑:杨柳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