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五个新城”战略提出了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集聚百万人口规模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当前,新城产城融合区的建设程度普遍较低,城市功能建设的可塑性极强。产城融合区的开发将是新城能否实现百万人口级别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建设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今年上海两会上,农工党上海市委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快产城融合区建设,完善上海五个新城城市功能的对策建议》集体提案,建议在产城融合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人口、产业、服务、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面向全体人口和整体经济的健全良好的产生、生活、生态环境。
目前,新城住房的房价较高、保障性住房数量不足,影响人口的积极导入。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偏向制造业,不利于创造大量就业空间。购物、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不足,影响人口吸引力的提升。职住分离情况较为严重。
对此,农工党上海市委建议在产城融合区加大公租房建设规模,保障公租房供给。作为未来最主要的人口导入区,五个新城的产城融合区是公租房建设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大公租房建设规模、丰富户型和种类,使新城的公租房供给匹配人口的流入速度。同时,以政府租赁形式消化新城空置住房作为公租房转租,也是短期内快速提高新城公租房供给量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产城融合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扶持创新型小微企业。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决定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潜力远大于制造业。因此,除了重点发展的高端制造业,第三产业对于新城的发展同样重要。当前,五个新城的产城融合区主要规划在现有产业地块,而总体设计也更加强调其生活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在产业区嵌入生活功能。但是,“产城融合、职住平衡”要求产城融合区不能向“工厂生活区”的方向建设。除了提供生活服务,产城融合区更应该体现其“产”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因此,建议在产城融合区给予第三产业企业,特别是依托重点行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一定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人才等),提高新城的人口吸引力,完善新城的产业垂直分工结构,保证其经济发展的韧性。
农工党上海市委还建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质量”并重提高服务能力。在产城融合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不仅要实现服务范围的全覆盖,更要提高设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公共服务建设的层次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提高产城融合区的人口吸引力。此外,可在医疗、养老、文体等领域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降低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
基于当前五个新城普遍存在的职住分离和职住错位现象,在产城融合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新城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岗位数,适度超前地增加住房的供应量,对产城融合区保障性住房申请者的就业地进行限制,保证产城融合区人口容量和吸纳就业能力的协调发展,避免因房价较低变成主城区从业人员的“睡城”。
作者:占悦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