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洼港村宋德龙地里的秸秆不再是家里的“麻烦”——通过村里统一的垃圾回收点,秸秆进了当地湿垃圾处理站,成了有机肥的原料。这一个湿垃圾处理站,每年能够处理3000吨的秸秆和瓜果藤蔓。
湿垃圾处理站由小柴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运营,这家钻研垃圾处理技术多年的企业刚刚又拿到了新订单,在临港新片区逐步推广这种湿垃圾就近处理产品。
“如果处理不好,设备马上搬走”
洼港村原来有不少“垃圾坑”,尽管盖上了一层泥土,但垃圾分解缓慢,甚至影响了土地的耕种。而在每年垃圾处理量的高峰期,垃圾不得不找地方临时堆放,“垃圾山”有时比人都高。
2017年,书院镇洼港村要建垃圾场的消息在乡间传开了。村民们不懂“邻避效应”这个词,但对“会不会有异味”“会不会坏了地里的农作物”还是有顾虑。
实际上,就是当地政府也有不少疑惑:这台湿垃圾处理设施刚刚研发出来不久,这是它的首次落地,能否正常运转?它能保证环境达标吗?上海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却极力向镇政府推荐这一项目,小柴神总经理刘戚芳甚至和当地村民达成约定:“如果湿垃圾处理不好、有异味,处理设备立马搬离。”
湿垃圾处理地最终就选在“垃圾山”边上。当湿垃圾处理机开始运转,村民们亲眼看着处理机完成自动上料、粉粹、脱水、发酵等一系列步骤,“第一次就处理了8吨湿垃圾,村民们还能分到垃圾变出来的有机肥原料”。
村民们担心的“异味”问题也有了答案:由于整个过程在密封的发酵罐中完成,还加入了除臭和油水分离系统,所以并没有出现“异味”;还有村民找来生态环境部门认可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硫化氢、氨等指标都均低于国家标准。
垃圾处理云平台上线了
垃圾山消失了。
村民们的生活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原本在灶头下燃烧的多种农作物被集中统一安置,村民们时不时也会来垃圾处理站看看机器的运转,拿些肥料回家。
宋德龙成了垃圾处理员,在自动上料之后对垃圾再次分拣。去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他的工作越来越轻松:“能分拣出的垃圾越来越少了。”
刘戚芳并没有满足。两年多的时间里,“小柴神”研发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改良,拿下了11项专利,其中2项是发明专利。让刘戚芳最自豪的,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垃圾处理云平台——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每台机器的运转情况,还能根据湿垃圾的不同重量对发酵桶进行进氧调整,“不但能远程操控,还解决了机器报修的问题”。
如今,他们的湿垃圾处理机已进化到6.0版本——不但能够根据处置能力和客户需求进行外形更改,而且还在除臭系统中加入2000℃的高温环节,可以把引起臭气的氨气、甲烷、硫化氢等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
书院镇干部、群众也为当初的决定而感到欣喜。就近处理湿垃圾之后,垃圾运输成本大大减低,周边环境日益变好,发展休闲观光成为可能。
湿垃圾就地处置设备正在全市推广
产业带动源头垃圾分类并不是孤例。“小柴神”在松江、杨浦两区的住宅小区进行了试点,反响都超出预期。今年,书院镇周边又将落地两台日处理量为10吨的机器,临港新片区海滨休闲广场也将落地处理量为4吨的小型餐余垃圾处置装置。
去年7月1日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以来,上海针对湿垃圾分类减量出台了不少有效举措。其中,对湿垃圾的就近就地处置格外动脑筋,各种处置设施、技术“百花齐放”,比如“微生物高温降解堆肥”“腐殖酸机制”“生物酶解仿生技术”等。市绿化市容局也针对这类设施制定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如《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规范湿垃圾镇域处置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
李震代表在上海两会会场上建议,由绿化市容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生态环境部门配合,抓紧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或规范文件,进一步明确湿垃圾就近处理设备的建设标准,制定管理规范,扩大应用推广,使湿垃圾真正实现就地处置。
刘民钢代表则表示,政府在长远规划中,要把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放在优先位置,把垃圾分类、循环使用、收集、运输和处置这条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链”,开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文汇报驻临港记者祝越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