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说“共享经济”是新网红,恐怕没几个人会质疑。“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模式遍地开”,共享经济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屋……纷纷出炉。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共享大潮中,城市治理也不遑多让。
市人大代表、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袁欣建议,以共享理念引领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
在他看来,近年来,上海的城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有大幅提升,但仍面临着一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社会资源共享不够,公共文化空间需拓展 。“目前,我们在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方面还有很多可以作为的空间。”袁欣代表举例说明,例如城市规划建设还没有充分以绿色低碳、共享为导向;政府和公共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的社会闲置资源共享不够,如老工业园区闲置的厂房、办公楼没有被有效盘活;居民还没有完全树立“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城区绿道、花园等公共休闲健身空间多了,但向市民开放、免费的公共文化空间还不够、布局不均衡,如上海市区老的公共图书馆,主要以藏书功能为主,对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比例不大,阅览室读者拥挤现象比较普遍。
与此同时,市民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加大培育其共享自治精神。“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所在,推动城市治理下沉到社区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袁欣代表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把本应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移交给社区,使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越来越浓,而是应实现政府管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与协调。目前,大多数社区居委会自治机制还不够完善,社区居民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对社区事务的自治意识不够,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居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互助精神还有待提高。
基于此,袁欣代表建议,树立共享理念,制定共享社会发展战略,对共享社会的原则、目标、项目等做出统筹安排,为有序推动共享社会建设提供战略指引。“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通过以空间、人口、制度、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包容性规划来增强社会凝聚,要有一套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让弱势群体能以免费或低偿的方式真正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维护城市社会团结,提升城市亲和力,构建共享、包容的城市社会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制定实施“共享”法规,打造多样化、包容性的商业型态等。
另外,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共享也十分重要。袁欣代表认为,公共空间不应只有休闲健身的场所,更应有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间,成为城市关怀人、陶冶人、培育人的主体。建议改造老的公共图书馆,增加公共开放面积,进行数字化改造,增加数字化、智能化新功能;大力兴建更多的市区/社区图书馆,鼓励私人图书馆。
作者:史博臻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