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不少国产电站设备开始出口海外。图为电力工人正在对变电站设施进行维修。本报记者谢震霖摄(资料照片)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作为国内输配电行业“走出去”的先行者,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非洲的美妙傍晚:那是在安哥拉,群山被夜幕盖住了大半,望出去黑蒙蒙的;但忽然,山那头有成片的灯光亮起,穿透毫无污染、异常澄澈的空气,将一座小镇的肌理呈现在人们眼前……
当时,输配电工程公司已在安哥拉经营了两年,任务是改造老旧的电网。在他们到来之前,当地老百姓除非买得起发电机,否则家里的电灯多半是个摆设。而就在那一天,新电网开始试供电。
在其8年的海外拓展经历中,那是一个普通而特别的瞬间。迄今为止,这家企业以130多人的精简规模,累计完成了50多亿元的海外工程合同,在手合同额达26亿元。去年,他们的主营业务收入比2007年增长了近3倍,利润增长8倍,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通过“总集成总承包”的服务模式,牵引着“中国制造”走出去。
推销“中国标准”
2007年,他们心怀忐忑地第一次来到苏丹。从那时起,输配电工程公司的脚步,逐渐从非洲一步步走到亚洲、欧洲。据统计,在他们累计50亿元的海外合同中,约有九成被用来带动国内产品、设备、劳务的出口,为“中国制造”消纳了大量产能和劳动力。
在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中国制造”拥有综合优势,主要短板在于技术标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海外拓展比中国早得多,他们的技术标准在非亚等地向来受信赖,对中国形成竞争优势。
技术标准被广泛认可,这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前提和支撑。缺了这块软实力,“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可能就无从发挥。要补上这块短板,最好的路径就是延长“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从制造向服务延伸,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设计、技术、标准、管理、服务等全套解决方案,以“总集成、总承包商”的角色,整体呈现“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输配电工程公司正是这种战略的贯彻者,业绩也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效果。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发达国家的输配电产品在非洲越来越难卖,“中国制造”越来越被广泛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这个总集成、总承包商成功推销了中国的输配电标准。
逐步“走出非洲”
国内电力市场日趋饱和,而且相对封闭;在此情况下,为了生存,除了尽早走向海外,输配电工程公司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大概这就是所谓塞翁失马———并不宽松的环境下,这家企业“走出去”的内生动力很强,愿意闯、愿意拼。
2011年前,他们大部分海外订单来自非洲,承接的项目背后大多有中国政府提供贷款等支持。这类项目虽然基本上没有别的国企竞争,但输配电工程公司一点儿也没有因此而懈怠———这种态度在未来帮他们抓住了机遇。2012年后,随着实力、经验越来越足,输配电工程公司考虑更多地走出非洲。在花了整整两年跟踪调研后,他们于2014年参与了马来西亚一条输电线路的招标———没有中国政府背书、完全是实力比拼。最终,他们赢得了这笔上亿美元的合同。事后他们了解到,马来西亚业主对这次竞标高度重视,派人去了非洲,实地考察他们之前做过的项目。非洲业主的口碑,为这笔合同的确立起了很大作用。
凭借扎实的业绩,去年,该公司又进入了人均GDP更高的科威特,抢到一个变电站工程大单,而且击败的是发达国家的大牌公司。这表明,在输配电领域,中国企业已真正具备了整合产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将金融资源整合进来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化经营能力,“中国制造”必须将“制造+服务”的链条继续延伸,将金融资源整合进来。缺少金融支持的苦,输配电工程公司几年前也尝过。
当时,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他们的工程结算一度面临巨大压力,有项目甚至出现大幅亏损。吃一堑长一智,他们后来逐步摸索通过金融工具锁定汇率风险,提高项目成本的可预见性。
汇率工具偏重“守”,投融资配套则着眼于“攻”。在提供工程、技术、管理的同时,如果能为业主提供融资、甚至成为参股方,那么工程项目的中标概率也会更高、价格会更好。据透露,下一步,输配电工程公司可能在开拓南美输配电市场的时候,试点“制造+服务+投资”模式。
作为“走出去”的先行者,输配电工程公司对体制机制的束缚感同身受。比如,这家业绩如此饱满的企业,到现在居然每年仍要为相关资质发愁,问题就出在相关资质的认定标准目前仍是“制造业思维”———偏重施工能力,比如必须考核公司拥有几台施工机械、有多少工人等,这对管理型、服务型企业相当不利。此外,目前外汇、出入境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也与“服务+制造”的“走出去”模式不太匹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作为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八方面工作之一。依此来看,“中国制造”正面临广阔的海外拓展空间。面对新环境、新模式,企业和相关政策无疑都需要继续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