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一个全新的符号体系正在快速崛起,将成为上海未来的形象标识。
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正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潜意识中将这些理念与这座城市相关联。这是中央领导高瞻远瞩的殷切希望,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从时间标尺上衡量,其效应可能辐射未来30年甚至更久。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对上海的定位,也是上海突破自身瓶颈、重构动力的根本举措。
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
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在沪考察时,对上海提出的发展定位和工作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要按照“四个全面”的要求,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知识化和全球化这两大趋势正在重构全球科技与经济版图。以研究跨国研发体系著称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表示,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已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创新中心的目标规划,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性节点城市正成为大国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万看来,未来10年至20年,全球范围内将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随着创新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将伴随着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出现。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既是上海的历史性机遇,更是一种历史性责任。
事实上,除了用全球视野观察,上海必须立足国家转型发展的大势。当前,我国已告别赶超式高速发展,进入新常态。要适应新常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的切换,由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对上海而言,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到了关键时候,上海的出路是在围绕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水平和价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
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拥有独到的优势,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上海拥有相当丰富的创新资源,同时也具备草根创新的良好土壤。数据很有说服力:上海目前是全国各类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高校近70所;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也有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资、外资、民资投资的产业类研发中心在沪上集聚,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一些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在此。
此外,在一些与创新有关的软环境上,上海也有独到优势。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不久前公开表示,上海的创新人才、商业氛围、契约精神等方面也是优势突出,基于此,在“互联网+”时代,上海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但如果进一步对标全球影响力,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上海还是存在着诸多瓶颈和不足。专家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学界认可的论文、创新的技术,上海都不缺,但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方面,却总是“差了一口气”。这种“差口气”,换一个维度观察,就是产学研用没能有效结合,创新链呈现阻断状态。
本质上,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由于在体制机制、利益分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特别是政府干预过多,阻碍了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传导机制,制约了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迸发。
在上海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开展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中,除了目标定位,“活力”和“动力”的问题一直是重要切入点。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活力不等于创新,但有了活力,创新就有了保障。社会有没有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体。为此,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以开放倒逼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创新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能力。
最难最关键是体制机制突破
过去几个月中,有关科创中心建设的细节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上海市委一次次集中论证、调研,伴随着一系列公开报道,“一号课题”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通过前期的专题调研和研究,“一号课题”总体上已聚焦于科创中心的发展目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发展、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前沿布局等几个方面,在许多核心与关键问题上已取得广泛共识,明确将创新主战场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以企业为主体,抓住人才这个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对关键核心技术和一批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进行前瞻布局。
在所有问题中,最难、最关键的就是体制机制突破。“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可以说,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体制上研究解决政府自身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着力破解制约发展动力转换的瓶颈、难点和关键问题。对比上海目前代表国家承担的另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任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两者的核心意义同样在于探索出一整套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创新制度,把政府不该管的还给市场。正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所言,使自贸试验区成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加速器,更好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实际上,建设科创中心不能仅仅是科技创新,而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韩正表示,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
上海已经清醒地看到,当前和面向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品质、结构和效益,必须更加重视对国家战略的贡献,创新的根本是更好地发展、持续地发展。而在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