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张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扩大国际产能合作”部分时,把提升服务贸易比重,推动装备、技术、标准与服务一同走出去作为重要内容。这表明,制造与服务、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已经被国家视为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表示,我国已经拥有在世界上具备一定实力的制造业体系,有条件更深入地参与全球竞争。有了这样坚实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在海外市场获取相应的优势;为此,除了继续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也应该踏踏实实地发展与制造业“骨肉相连”的服务业。
服务化是“走出去”的必经之路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是今年重点推进的八方面工作之一。在傅新华看来,我国制造业要进一步发展,“走出去”、迈向服务化是大势所趋。实际上,摆在中国面前的道路也是其他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
从立足自身发展来看,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要素成本、人员素质等的变化,发达国家普遍把产业的高端部分、特别是服务环节留在本国,而向低成本的后发地区转移产能。在这些国家,制造业只要想提升产业能级、开展全球布局,迈出的第一步都是服务化。
从市场需求看,目前,中国国内竞争异常激烈;相比之下,海外市场产能过剩程度远不及国内。要挺进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必须要有提供完全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也要求基于制造业发展服务业。
要发展“制造+服务”,或者说生产性服务业的模式,当地必须同时在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拥有底蕴和底气。以上海为例,傅新华认为,上海一直都有两方面的“基因”,现在,到了该发力的时候。目前已经涌现出“两头在沪(前端的研发设计、后端的销售管理放在上海,中间的制造环节向外转移)”“总集成总承包”等成功模式。统计显示,去年,上海的“总集成总承包”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6%。
傅新华认为,上海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大产能合作,应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完全可以不拘泥于“应该把制造留在哪里”的问题。实际上,通过整合产业链、延伸服务链,不仅企业可以谋得新的盈利空间,上海本身也可以提升产业影响力。
服务要与制造“骨肉相连”
制造业要实现服务化,反之,服务业也需要制造业支撑,脱离制造的服务,很容易陷入“空心化”,在这方面,国际上不乏前车之鉴。因此,傅新华认为,我们应该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对那些与制造业“骨肉相连”的服务业给予更多关注。
传统制造业也做服务,但主要是售后维保等“狭义的服务”。现代制造业不仅要求企业在制造技术、制造装备等方面具备现代形态,企业提供的服务也应该是“广义的服务”,比如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也就是包含设计的代工) 以及各类金融服务。但无论如何,这些服务业态都应该基于制造、体现本身优势、有助于强化企业在产业领域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傅新华说,制造型企业做服务,绝不等于任意跨界、搞多种经营。以金融服务为例,大型制造企业可以做金融,但必须服务于制造业,服务于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等;否则,金融业务就会对企业形成拖累、增加经营风险。通用电气公司(GE)曾是制造业做金融的标志性企业,但后来他们推出的金融服务与其主业越来越不相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GE为了控制风险,不得不砍掉了金融业务。
傅新华说,生产性服务业的成与败,取决于制造业本身的强与弱。因此,必须持续关注技术创新,补上“中国制造”在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方面的短板,并增强将核心技术向产业转化的能力。
目前,要想进一步把“制造+服务”模式做深做透,国内还需要打破一些瓶颈。比如,现在涉及金融领域的跨界经营,管制相当严格,傅新华认为,总体上还是“金融归金融、产业归产业”的局面,现有的金融监管和服务体系,与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存在落差。
“‘中国制造,要想大踏步‘走出去,,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没有也不应当有什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关键要统一认识,有开放的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紧扣‘把订单拿下来、把生意做出去,的目标,根据当地需要随机应变。”傅新华表示,在这方面,国家的政策应该积极予以支持,打破各种瓶颈障碍,为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寻求产业合作的空间。(本报北京3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