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明星“崩人设”成为娱乐圈热词。多位经由成功人设走红的明星,其苦心经营、颇受认可的人设相继崩塌,让人目 不暇接。但在人设崩塌的惨烈表象之下,究竟什么是明星人设? 明星人设在新媒介时代有何意义? 也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虑的话题。
“人设”一词是“人物设定”简称,本是日本漫画创作时的术语,指在创作漫画人物时要对其进行性格特点、外貌特征、服装造型、身材比例、表情眼神等方面的设计;而发展到动漫游戏阶段,还要再加上速度几分、力量几分、武力值几分等设定。在影视文化的范畴内,“人设”其实与我们熟悉的“类型演员”更为近似,如前些年的“婆婆专业户”“国民媳妇”等。在好莱坞电影类型化与明星制的双重作用下,约翰·韦恩的“西部牛仔”、玛丽莲·梦露带有天真气质的“性感女郎”、施瓦辛格的“硬汉”等都成了难以逾越的经典“人设”。
可以说,“人设”最初的出现是为了角色扮演的需要,但在娱乐工业化的操作路径中,推崇角色专门化、明星类型化的明星人设已演变成了“明星制造”的重要环节。英国学者理查德·戴尔在 《明星》 一书中曾指出,明星作为一种典型形象,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中才有意义,比如在影片、电视节目、报纸报道、广告等媒体环境中呈现出的明星形象,对普罗大众来说,我们只认得置身于媒介环境中明星,而并不认识作为真实的人的明星。因此,经纪公司为明星打造出一个高辨识度的典型人设更易吸引到资本的高额投资,符合娱乐工业产业合理化和系统标准化的运行逻辑。
但在泛娱乐化的新媒介时代,镜头无处不在,媒体无处不在,微博、街拍、自拍……自媒体的广泛运用使明星的形象经营从舞台之上延展到了 日常生活里,使明星人设进入到了作品之外的社会语境。于是,本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角色与现实世界中的明星本人被人为地一一对应了起来,明星的角色和私人形象高度重合,相互强化,以至于明星的银幕角色看上去只是其个人气质的精准投射。
换言之,在新媒介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了,明星“人设”让明星本人永久扮演、维护着他的舞台角色,虚拟的舞台角色绑架了真实的明星本人,明星被他的角色架空了。
这样一来,“明星制造”的重中之重就不在于精益求精的演艺水准,而在于如何快速发掘到一个辨识度高、关注度高、传播率高的“人设”,这个“人设”甚至得以突破了影视剧的媒介限制,变成了一个可供扮演“标签”。于是,明星的人设可以是接地气的“段子手”“吃货”,也可以是高冷的“天仙”,可以是人人爱慕的“暖男”“贤妻”,也可以是最为传统的“霸道总裁”“玛丽苏”……人设本是为了角色扮演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但考虑到明星自身所携带的商业光环、消费属性,明星人设的确立更增添了为粉丝大众量身定制的意味。
新媒介时代里,粉丝经济日益权重,明星拥有成功的人设,就有了 自动加持的“卖点”,数量庞大、组织严密的粉丝们通过群体行为认同和自媒体的运营推广,将与明星相关的一切转化成了热搜、榜单、大数据,进而转变为代言、广告,将“偶像崇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在此情况下,经纪公司、明星、粉丝三方联手,共同打造、维护着明星的“人设”,而人设终会以明星的长远发展为献祭,将明星圈定在了他的人物设定里。对明星来说,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设是一种幸运,也是难以打破的桎梏。一方面,娱乐工业的成熟更青睐有“人设”的明星,公司只需将其嵌入相应的产品链即可运转,明星可藉由人设迅速成长,这对资历不深的明星来说更为重要。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人设”也限制了明星未来发展的诸多可能,在短期巨大的戏金与戏睛双重效应后,我们会发现具有“人设”的明星是相对单一的、扁平的,简单、明确、直接,但缺乏可供阐释的深度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