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有宋仲基、金泰熙,欧美有娜塔莉·波特曼、艾玛·沃特森……高学历明星们大多有着非表演专业的知识背景,甚至有些年少成名,却甘愿放弃眼前大红大紫的机会,孜孜不倦地行走在求学之路上。可是,为何这张名单上却鲜见中国明星的踪影?
“市场规模一天比一天大,但对高素养演员的需求量却很少,很显然我们还处于市场的初级阶段。”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主任何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唯颜值论是戏剧审美初级阶段
“颜值决定一切”“颜值即演技”的口号,近几年在国内影视圈“造星”生产线上叫得很响,这令何雁颇为忧心,唯颜值论迷惑甚至“压迫”着不少青年演员的成长。
有些学生的角色创造能力并不弱,但一走出校园,他们的个人风格就被定型了,戏路并不宽阔,“你稍微想突破自己,制片商就来找你了,这样的压力很难承受。”何雁说,这些刚出道的演员被贴上了有利于营销的各色标签,“可以说,95%的学生没有超越在学校时的演技。”“我经常叮咛我的学生,演员的工作是为了创造角色,而不是卖弄身体。哪怕行业现状是,只要长得好,就无需为创造角色而努力。”
上海一位资深电影投资人透露,现如今导演与投资方选角色,不需要太认真的提问和考核,甚至连问题都不需要,让演员在面前随意走几步路,就算完成了选角。而何雁曾在好莱坞一位选角导演处,见到过奥斯卡年轻影帝“小雀斑”的完整应聘视频,从剧本诵读到舞蹈肢体的表现力,让他感叹不已:“我们的差距太大了。”
香港导演吴思远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无作品不成美人。”演员长得再美艳、英俊,如果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终究称不上是一个好演员,很快就会被观众遗忘。何雁也说:好演员拼的是“自我修养”意识,在中国又有多少人敢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那样不断突破自己呢?
人文素养社会经验不可或缺
为何中国少有学霸明星? 艺术教育中学识素养的缺失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据介绍,上戏、中戏、北影沿用的是同一套艺术教育体系———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学派为主体的戏剧教育,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形、身、台、表”四个方面,但美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与中国不同,很多都是在综合类大学中开设戏剧表演专业,并有强大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石。
何雁曾在南加州大学观赏一次音乐剧演出,感到很震撼,“非常专业,但竟然是选修课! 舞台上只有一个学生本身是表演系的,其他学生学科背景五花八门。但业余并不代表不专业,指导老师均来自百老汇演出第一线。”
这也是好莱坞学霸明星们艺术生命更长的原因之一,他们知识面渊博,理解角色更透彻,思维异常活跃,具备拓展表演的各种可能性。何雁坦言,“从演员的知识结构来说,中国真的没有梅丽尔·斯特里普。”奥斯卡影后“梅姨”以雄厚的演技实力傲视当代,1971年毕业于纽约瓦萨学院主修戏剧的她,在耶鲁大学取得了戏剧硕士学位,而这张厚实的履历表在好莱坞并非罕见。
今年,上戏新一轮招生在文化课上提升了要求,着重考察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力和对人生的感知力。“从某一方面说,演员的文化素养也体现在他们的社会知识层面上,是否有接地气的东西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