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留意过孩子是如何呼吸的?
鼻呼吸?口呼吸?
还是口鼻一起呼吸
相信有不少人都听过一种说法
“长期用嘴呼吸会变丑”
许多家长为此非常担心
有新闻报道,杭州一个9岁的女孩有“口呼吸”的问题,因担心女儿变丑,每天晚上妈妈都要在女儿熟睡后用胶布将她的嘴贴上。妈妈把这样的做法发在了朋友圈,没想到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
这个让很多家长操碎了心的“口呼吸”
是正常的呼吸方式吗?
长期如此真的会变丑?
对大人有没有影响?
答案来了
01、什么是“口呼吸”?
正常状态下所有人正常的呼吸模式都是鼻呼吸,张口呼吸是一种特殊或异常的状态,分为阻塞性呼吸和习惯性张口呼吸:
阻塞性张口呼吸
是由原发疾病导致的口咽以上呼吸道阻塞,如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
肿大的腺体压迫鼻通道,引起耳、鼻、咽、喉等症状,使得呼吸通道部分不通畅或全部不通畅,只能用口呼吸来增加通气量,不让我们的身体缺氧。
习惯性张口呼吸
鼻子虽然不堵,但是仍然习惯于张口呼吸。
这一般见于因各种基础疾病导致“口呼吸”,即使疾病已经根治,但长期的张口呼吸改变了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关节周围肌群,形成了肌肉记忆,使得张口呼吸已成为常态或习惯。
导致“口呼吸”的常见疾病还有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副鼻窦炎等等,都会缩小鼻通气,鼻子一堵,就只能用嘴巴呼吸代偿。
02、“口呼吸”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影响颜值
许多家长最关注的是“口呼吸”会不会让孩子变丑?
△ 网上广为流传的
口呼吸患者从十岁到十七岁的系列照片
国内目前还是较为支持呼吸方式对生长发育期儿童颌面部发育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因为长期张口呼吸对颅颌面的生长发育和口颌系统功能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具体表现有:开唇露齿、唇外翻、唇厚、鼻翼萎缩、腭盖高拱、上下牙弓不匹配、上前牙前突、牙列拥挤、长脸,被称为“腺样体面容”。
如果孩子的扁桃体肥大,长期的张口呼吸,可能会形成下颌前突,前牙反合,面中部凹陷的“地包天”脸型。
影响智力和发育
事实上,长期的“口呼吸”不仅会导致颜值的下降,还会影响孩子智力及身体的生长发育。
气道狭窄有什么危害?
用嘴呼吸的人气道是狭窄的,而气道狭窄的危害是缺氧!孩子晚上张嘴睡觉,吸入的氧气量不够,就容易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影响智力。同时晚上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孩子一旦缺氧,很容易精神不济:
在学习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生活上则容易表现为白天嗜睡,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严重的时候甚至诱发内分泌、代谢的紊乱及心血管疾病。
导致口腔疾病
此外口呼吸还会导致口腔疾病!
鼻子呼吸能对外界的空气起到过滤、湿化的作用,有效保护身体健康,但口腔呼吸却不能。因此,张口呼吸很容易吸入病毒、细菌,引发口臭、蛀牙、牙周疾病,还会刺激扁桃体及咽部等!
03、“口呼吸”对大人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扁桃体、腺样体在 10-12岁时逐渐萎缩,但是习惯性张口呼吸对大孩子和成人也有很大危害:
睡觉打鼾,严重时出现呼吸暂停。
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和生活效率大大降低。
牙弓发生改变,咀嚼功能下降。
口唇、口腔粘膜、咽部失水干燥,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反复刺激下呼吸道,易得气管炎。
口鼻的内环境改变,导致对常居病菌的抵抗力减弱,同样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04、“口呼吸”如何判断?
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几个小方法,判断一下孩子是否有“口呼吸”。
飘动法
用一张小纸片或一小团棉絮放置在鼻孔和口唇处,观察纸片或棉絮的飘动状态,如果在口唇处有飘动,说明是口呼吸。
镜面法
用一面小镜子置于孩子的鼻孔和口唇处,观察镜面上的雾气,如雾气处于口唇处,说明是口呼吸。
闭唇法
正常呼吸时上下唇是自然闭合的,如果孩子熟睡时张着嘴,就用手将它轻轻闭上,孩子出现挣动,则提示是口呼吸。(如果孩子能平静呼吸或呼呼大睡,说明呼吸方式仍然为鼻呼吸,只是有张口习惯。)
05、网络上兴起的“口呼吸矫正器”
“封口贴”有没有用呢?
为了纠正孩子不良的呼吸习惯,很多家长自行在网上购买“口呼吸矫正器”“封口贴”等,强制让孩子“闭嘴”。
它们的原理都是强制嘴巴紧闭,只能用鼻子呼吸。看似矫正了,但只适合没有鼻腔疾病,或者原发疾病已经被根治的人。
如果孩子存在鼻通道阻塞的情况,用这类产品只能加重缺氧,耽误病情,加速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存在长期“口呼吸”的表现,家长不要盲目购买矫正产品治疗,一定要先去正规三甲医院就诊,检查是否存在气道的问题或者其他原发疾病,医生会针对病情制定最适合的诊治方案。
孩子睡觉张嘴呼吸可以通过正规的治疗治愈。
以鼻塞儿童为例,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腺样体肥大,短期治疗可以靠药物,如果效果欠佳,还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善。
如果是咽腔狭小导致张口呼吸,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扁桃体等方式,达到改善咽腔,扩大通气的效果。
总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家长,能够重新认识“口呼吸”。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放松警惕,但也不要盲目焦虑、病急乱投医。
寻求正确的、科学的干预方案,才能让孩子享受呼吸、保持健康!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综合:首都教育、科普中国、人民网科普、广东发布、武汉儿童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南京零距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