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吴阿姨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霁达康复医学科迎来治疗的最后一个疗程。她在治疗师的陪伴下做着训练,每当动作不到位,老人会露出调皮的笑容,还会不自觉瞄一瞄坐在不远处的女儿。
吴阿姨82岁了,因高血压引起脑梗死,刚来这里时只能坐在轮椅上,下肢力量评测为1级,(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脑梗死还引发了她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手指精细能力较差等后遗症。
“妈妈太了不起了!短短几个月,她超速完成了从轮椅到行走的康复目标,这么大的年纪,这样的康复效果,亲戚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吴阿姨的女儿说,回家后会继续按照医生的计划,帮助妈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在拥有 14 亿人口的中国,脑中风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脑中风后,患者往往会遗留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风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在很多人眼里,康复路漫漫,这条路怎么走?中风后的吴阿姨,来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就一个心愿——“我想自己能够走起来!”吴阿姨的强烈意愿成为整个康复计划的重要参考维度之一。
从坐到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关键和最艰难的,就是要实现从0到1的飞跃。一个目标的设定,背后是由一个个基本技能和小目标累计而成。针对吴阿姨的迫切需求,临床团队团队确立了“1个月站立5分钟,2个月站立平衡,3个月独立行走”的计划。
“合理目标的设立有助于管理患者的期望值,避免其因目标定的太高、太远而产生挫败感,放弃康复训练。”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霁达康复医学科治疗师长桑贤明表示。
功夫不负有心人,入院第57天,吴阿姨记忆犹新,因为桑老师当天对期待步行许久的她说了一句:“来,胆子大点,你可以试着自己走路啦!”
吴阿姨战战兢兢迈出了第一步,没想到,走得还挺稳。
“我能走起来可不是啥奇迹。”吴阿姨和病友分享时总说,这是听医生的话,听治疗师的话,再加上自己刻苦努力的结果。
吴阿姨的“康复奇迹”有了更多的数据支撑。根据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以及由其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共同发布《2018-2019年度康复临床成果及质量报告》,对中风患者而言,在6个月的黄金康复期内进行康复治疗,可大大提高功能康复的效果。
目前,中国每年新增 350 万中风患者,其中约70%-80%的患者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照护。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生存满意度,加速脑中风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在专业人士看来,中风康复,时间就是关键。数据统计,脑中风后8至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值得强调的是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理念。作为将德国神经康复引入中国的先驱,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和由其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从2018年3月开始致力于利用德国神经康复标准治疗中国患者。本次发布的报告是对在该康复医学科的住院中风患者(德国康复C阶段患者,即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完全自由活动的患者)采用了多个评估标准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后发现,遵循德国康复标准——早期巴塞尔指数(EBI),发病后6个月内住院治疗的患者EBI平均改善率为78.6%,按照国际功能独立性评定标准(FIM),该群体的改善率达到28%。
两组国际标准数据均远高于其他入院时间的中风患者。这证明,对中风患者而言,在6个月的黄金康复期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功能康复的效果。
报告发起人之一舒乐博教授称,希望借助临床数据,让更多医生、患者和家属意识到,中风后生存的着眼点不应仅局限在保存生命,还要尽早且最大化恢复功能,让患者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他同时强调,脑中风6个月后也不能放弃治疗,康复治疗仍可带来获益可能。
基于两年多在中国的行医经验,舒乐博教授发现了中德神经康复观念上的一些不同。比如,中国患者偏爱被动治疗,将希望寄托在医疗团队和康复方案上。其实,不同于其他科学,在康复过程中,医疗团队更多扮演的是辅助者,患者才是病程恢复的主要推动者。在德国康复模式中,非常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临床团队会通过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家属教育、康娱活动、激励机制等方式,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主动性,持续性和激励状态,从而实现康复目标的达成。
他同时谈到,团体治疗和个性化生活情景康复是德国康复模式里的两个亮点。团体治疗是将功能状况相近的患者组成小组,通过治疗师的安排,共同进行训练,激励患者更好达成康复目标。个性化生活情景康复则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个体意愿和生活爱好进行训练内容的制定,帮助患者独立完成生活上的行为,循序渐进地回归生活。
目前,这些德国中风康复的特色与中国国情和人文特点做了结合,正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霁达康复医学科推进。
作者:唐闻佳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题图|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