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早在疫情初期,中山医院就紧急开辟两个发热门诊,将普通发热与新冠发热疑似患者分流,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
“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习近平总书记24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指明了方向、要求与路径。
在上海,公共卫生体系整体升级已按下“启动键”:4月7日,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召开;4月8日,《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公卫建设20条”)公布,明确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目前,“上海公卫建设20+N条”呼之欲出,N为配套方案。
上海如何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上海公卫建设20条”如何细化、落地?上海如何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新路?一边学习总书记的讲话,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公共卫生防护网建设要着眼“底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不少代表、委员们说,总书记的讲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人人都要参与;在进入常态化防控后,精准防控更是人人有责,丝毫松懈不得。
上海是一个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全球超大城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当下的疫情防控形势挑战不小,该怎么做才更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形象地说,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就是整座城市的防疫“网底”建设,监测哨点遍布得越密,整个体系的灵敏度一定越高。
遍布上海大小社区的发热门诊,以及后来增设的社区发热哨点诊室是上海迎战新冠疫情的一道重要防线,在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60%以上是在发热门诊直接诊查后确诊的。
发热门诊是2003年“非典”后的产物。历经17年,疫情在变,形势环境都在变,这次疫情中,上海不断完善发热门诊体系。
截至今年5月,上海已建成117家发热门诊、200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位于社区的发热哨点相当于将疫情防控“神经末梢”再前移,这一座座“前哨岗”承担着对发热患者开展筛查、甄别、治疗与转诊的职能,与上级医院、所在社区等形成对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
目前,上海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做法已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广到全国。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看来,在不断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同时,尤其要着眼“底部”,针对基层力量,挑选优秀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定期培训,夯实“基底”,不留遗漏。
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随着外部防疫形势不断变化,3月初以来,“外防输入”压力陡增,上海迅即构筑起一道“从机舱门到家门”的防输入闭环;4月后,“内防反弹”任务加码,再到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后,上海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疾控队伍是防控中的另一条“战线”。
在上海防控疫情期间,疾控人员奔赴大街小巷开展流调,追查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在海关、边检、机场和指挥部、定点医院、120救护系统,以及各个区的隔离点之间,疾控人员“跨前一步”有助于促进各环节衔接,也为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调查处置赢得了先机。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总书记的这句话让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蒋健印象尤其深刻。
在蒋健看来,升级公共卫生体系过程中未遗漏中医“这道方子”,就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此次疫情中,中国各地中医名家根据不同地区、气候、人群的差异性,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为降低重症化率和死亡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蒋健分析,中医治未病具有独特优势,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不仅能挖掘中医药优势,也能扭转一些地方“重治疗、轻预防”的沉疴。
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提出,要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判风险,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
不少代表和委员听后倍感振奋,大家认为,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归根结底是人才配置,尤其“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增强一线疾控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一名上海的医务人员在武汉雷神山ICU上夜班
刘艳委员谈到,加速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对打造适应“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公共卫生体系至关重要。她建议,当前要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平战结合”的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在此期间,尤其要鼓励公共卫生人员开展政策实证研究,将研究成果落于疾控预防的“实战”,“以研究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变革,这是最高级别的公共卫生研究,对这类研究应给予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刘艳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表示,在新型公共人才应急队伍里,可建立一支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常备军”,平日是在医院看病的中医,当应急事件来临时,召之能战。
“因为当一场新的传染病疫情暴发时,现代医学在疾病认识、药物及疫苗开发上往往需要时间,而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基于患者自身对病原体的反应进行辨证治疗,接触到一定数量的患者后,有经验的中医师可以迅速对疾病的中医性质做出判断,快速制定中医治疗策略。因此,可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内,常设中医专家组,探索建立中医传染病学的学科体系。”吴焕淦委员说。
硬核专家开启科普“战疫”新局面,
让每一个民众掌握自我防护“金钟罩”
科学技术是人类与疫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科研攻关体系和布局……”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说,新冠疫情引发了“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大挑战,疫情的暴发凸显了建设国家应急医学和战略储备中心的重要性,储备库是“国之重器”,可视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火箭军”。
疫情对大型医院的深层“重塑”,更典型的例子还有互联网问诊模式普遍化。4月7日召开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明确要求“做大做强互联网医院”,至今,上海已建成20家公立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技术为防疫开辟新战场。
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智慧医疗正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走向新突破。
早在今年1月31日,上海市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医疗服务管理的通知》,鼓励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咨询问诊。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市卫健委去年发布《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后,《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也提出,将“上海健康云”作为上海“互联网+医疗”公共服务的总入口,不断完善功能。“上海健康云”App统筹了全市卫生健康信息惠民资源,这一系统覆盖上海的16个区、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
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市级医院总计44项常用检验检查项目跨院互认等惠民新服务已在“云端”跑出加速度。
4月爱国卫生月期间,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一段换乘长廊换上了疫情防控健康科普知识墙
在上海,疫情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远不止这些。
如今,出门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吃饭分餐用公筷等,都正成为良好的社会新风尚。一系列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的健康文明新风,正通过创新方式传播开来。
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上海“公卫建设20条”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上海战“疫”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硬核专家”开辟健康科普新局面。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上海集中一大批优秀的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家、院士,积极开展健康科普,2400万市民在“爆款”与“金句”中掌握了自我防护要点。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肩承受考验,携手迎接胜利。
作者: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市卫健委、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