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总书记在讲话中说,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总书记的讲话,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
在上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升级已按下启动键——
4月7日,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召开;
4月8日,《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公共卫生20条”)公布。
目前,“上海公共卫生20+N条”正在酝酿编制中,N为配套方案。
努力走出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明确完善体系,织密织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
“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
“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五大体系建设,呈现上海坚决守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的全新探索。
落实“四早”,多点触发,筑牢四道防线——
作为上海迎战新冠疫情拉起的一道重要防线,遍布上海大小社区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在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60%以上是在发热门诊直接诊查后确诊的。
从历史脉络看,发热门诊是2003年“非典”后的战“疫”产物。历经17年,疫情在变,形势、环境也都在变,上海启动了对发热门诊的标准化“升级”。
截至今年5月,上海已建成117家发热门诊,200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
其中,位于社区的发热哨点相当于将疫情防控“神经末梢”再前移,这一座座“前线岗”承担着对发热患者开展筛查、甄别、治疗与转诊的职能,与上级医院、所在社区等形成对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
除了广布点,上海还着手对发热门诊启动标准化建设。包括首次提出配置发热门诊专属CT、人员培训、区域转诊联动机制等。目前,本市建设发热门诊的标准化做法已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广到全国。
随着外部防疫形势不断变化,3月初以来,“外防输入”压力陡增,上海迅即构筑起一道“从机舱门到家门”的防输入闭环;4月后,“内防反弹”任务加码,到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上海进一步明确要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
“平战结合”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进行时——
4月15日,上海首个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在瑞金医院成立,保留战“疫”经验,组建应急救治“预备役”,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建设,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为城市构筑安全防线,各级医院升级打造“平战结合”“医防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
疫情暴发后,1649名上海援鄂医生奔赴前线。
在上海“战斗堡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全市抽调医务骨干入驻。
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截至5月24日,共计治愈出院648例患者。这648例患者的背后,是646条生命重新起航,是646个家庭重新团聚。在上海,“防线”的底气,来自一根“战线”的支撑,那就是生命护航线。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来自全市的医务人员被调集到市公卫中心,其中包括由张文宏领衔的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以及后来被誉为“五大天团”的来自上海五家大型医院的重症医学团队。
凝聚上海医学专家智慧的《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又称“上海方案”)于今年3月出炉。在阻止轻中度患者向重症发展、提高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方面,“上海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疾控尖兵,与医疗战线并肩作战,构筑闭环防线——
疫情期间,疾控人员奔赴大街小巷开展流调,追查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开过“上海专场”,其中有一场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绍,上海是我国年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城市之一,“外防输入”的压力首当其冲,为了做好“外防输入”工作,上海疾控部门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口岸防控工作,与海关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外防输入”工作。
从3月5日开始,上海市疾控中心就派出了一支由45人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进驻上海两个机场,和海关一起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在上海,海关和地方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市疾控中心派驻人员参与口岸的疫情防控又强化了联防联控,在海关、边检、机场和指挥部、定点医院、120救护系统,以及各个区的隔离点之间,疾控主动跨前,促进各环节衔接,也为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调查处置赢得了先机。
坚持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创新科普战疫方法——
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是上海抗击疫情的“法宝”。
医务人员、社区人员、警察、海关、志愿者乃至每一个普通民众,组成一道道坚实的抗疫屏障。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人人皆知,健康科普素养成了每个市民抵御病毒最好的“金钟罩”。
公筷公勺、分餐制成为继垃圾分类之后的“新时尚”,上海16个区积极响应,2.5万余家餐厅发出倡议共同推广。
“互联网+医疗”技术为防疫开辟新战场。4月7日召开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明确要求“做大做强互联网医院”。上海已建成20家公立互联网医院。
整体升级公共卫生体系,上海代表委员在今年两会上热议——
■加快平战结合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
加速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对打造适应“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公共卫生体系至关重要。建议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平战结合的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开展政策实证研究。
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加强“高校-疾控机构-临床机构”联动,针对基层力量,挑选优秀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定期培训,夯实“基底”。
■“疫”起战斗,大疫之下心理干预同步跟进同等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科院院士葛均波:
加强和完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疫情、自然灾害)建设和危机干预,不忘构筑健康的心理防线。伴随重大疫情或自然灾害,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当重大疫情或灾情发生后,需要及时地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
■建立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的战略储备库,打造公卫“火箭军”储备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朱同玉:
新冠疫情引发了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重大挑战,疫情的暴发凸显了建设国家应急医学和战略储备中心的重要性。疫情期间,我国第一时间布局了科技抗疫,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新冠疫苗研发。我国创新疫苗的研发一直遵循创新药的路径,对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都设置了非常系统的评价指标,从而保障疫苗的安全有效,但也导致疫苗研发的周期需要5-6年以上的时间,建议建立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的战略储备库,将新发传染病的防控从“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模式转变,这一储备库将是国之重器,视为公共卫生领域“火箭军”的战略导弹。
■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扭转“重应急、轻预防”的倾向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蒋健:
中国历史上历次疫病大流行中,都有中医药的踪迹。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国各地中医名家出自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人群的差异性,提出了多种治疗或辅助治疗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案,为降低重症化率和死亡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大众的认可,经验值得总结。
2004年,我国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将中医药纳入了我国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议进一步细化《传染病防治法》有关条款,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依托中医药的特殊优势,扭转我国一些地方重应急、轻预防的倾向。
■建立一支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常备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
当一场新的传染病疫情暴发时,现代医学在疾病认识、药物及疫苗开发上往往需要时间,而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基于患者自身对病原体的反应进行辨证治疗,接触到一定数量的患者后,有经验的中医师可以迅速对疾病的中医性质做出判断,快速制定中医治疗策略,可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内,常设中医专家组,探索建立中医传染病学的学科体系。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