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6号楼外,相机的快门声随着一对兄妹的现身而频繁响起:拉着粉红色的小书包,不到两岁的茜茜(化名)昂首阔步,奋力向屋外迈去;10岁的哥哥童童(化名)跟在她身后,俨然一副守护者的模样……
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随着这对兄妹走出儿科医院隔离病房、痊愈出院,上海实现新冠肺炎确诊儿童病例清零。至此,儿科医院收治的11例确诊病例,无一例患儿发生病情恶化,治愈率达到100%!
“感谢,感谢你们,真的非常感谢!”虽然戴着口罩、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可孩子父亲徐先生那份幸福的喜悦还是偷偷从眼角跑了出来。
这是一个特别的家庭:一家九口人出门旅游,结果八人“中招”。不久前,一家人陆陆续续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出院。此次,随着兄妹俩出院,一家人正式结束了在不同医院的“分居”,合家团聚。
徐先生说,尽管得病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一家人在上海得到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护,如今终于重获新生。
一家九口八人中招,兄妹俩相继入院
在隔离病房住了29天之后,两兄妹终于迎来了回家的日子。回想过往2个月的经历,徐先生坦言,这段经历“一家人一辈子难忘”。
1月23日,来自武汉的徐先生一家人结束海外旅行,到达上海。三天后,经社区排摸,一家九口人被安排隔离观察。没几天后,徐先生的爸爸便感到不适,开始发烧咳嗽。
2月13日,徐老先生确诊;2月14日,这个家庭中有七人确诊,其中就包括童童和茜茜。兄妹俩被送往上海确诊患儿定点收治医院——儿科医院接受治疗。
“说实话,两个孩子出生后,一天也没离开过我。”徐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到这一点仍然有些激动:在市公卫中心接受治疗期间,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在儿科医院的兄妹俩。直到护理团队发来视频,发现儿子、女儿身边一下子多了30多位“临时妈妈”,他还稍微安心一点。
“有了前几例孩子的病例积累,我们准备还是很充分的。”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主任曾玫记得,这对兄妹入院后就接受了评估,“哥哥有些咳嗽,妹妹有些发烧,所幸,他们都是轻症,病毒没有侵袭孩子的肺部。”
随即,一套精简又适宜儿童的治疗方案出炉了:以儿童友好型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病程中后期予以中成药调理,辅以密切观察。
看似简单的“对症治疗”,四字背后,是儿科医院专家团队日日夜夜的守候与观察。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警报拉响以来,儿科医院第一时间抽调12名专家组成治疗团队,4名感染传染科医生,3名重症医学科医生,2名呼吸专科医生,中医、放射、护理各一名医生,均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不少人经历过SARS一疫。
曾玫直言,全新的病毒并不可怕,只不过需要医生边治疗边想对策,探索病毒世界的奥妙。目前,以11例治愈患儿的情况看来,他们找到了:对于非重症的儿童患儿均给予口服对症治疗,根据患儿依从性给予中成药辩证治疗,非重症病例无需抗病毒和经验抗生素治疗,常规筛查流感,避免经验过度使用奥司他韦,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
儿科医院传染病团队这套个体化适宜儿童的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久前,相关成果还以“我国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系列报道”为题,发表于权威感染病杂志《临床传染病学》。
带着两层防护手套剥虾的“大白”妈妈,打开了“小吃货”的心扉
除了精准治疗,在儿科医院医护团队看来,要让患儿恢复得更快、更好,精心护理是关键。
茜茜刚到隔离病房时,对陌生环境非常抗拒,更不用说等待她的,是一群穿着隔离服,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戴着“防毒面具”的“大白”们。“只要医护人员一靠近,孩子就哭。”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护士长夏爱梅说,哭声会传染,两个孩子相互影响,两眼泪汪汪。
于是,护士们想尽各种办法,轮流哄孩子。
不知谁从妈妈那打听来,妹妹是个“小吃货”,最喜欢吃虾。于是,夏爱梅立即联系营养科准备虾。那日午餐时分,穿着隔离服、带着两层手套的护士,耐心地在病房里剥虾。终于,情绪低落的茜茜被吸引来了。当她吃下那一口虾时,整个病房的“大白”妈妈们都释怀了。
“妹妹吃虾了!”“太好了!”“是该好好吃饭”……传染科治疗团队的微信群里,医护妈妈们为茜茜的转变而由衷地开心。至此,妹妹的心也打开了,不但喜欢粘着病房里的“大白”妈妈,还恢复了“小吃货”的本色。
每天24小时留在负压隔离病房的一尺三寸地,对好动的小患儿是考验,对陪护孩子的“大白”妈妈们更是考验。
想方设法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些色彩,护士王佳丽把自己女儿的漂亮头绳带到了病房,每天给茜茜扎造型各异的辫子。酸奶、水果、小零食……医院的加餐被护士们悄悄省下,一件件往隔离病房里送。此外,医院还准备了各种画笔和纸,一时间,病房里也因为孩子们的画作变得多彩起来。
看着其他小病友陆续出院,兄妹俩的情绪变得低落。为了逗他们开心,“大白”妈妈们在防护服上画上卡通图案。“病房就那么点大,玩的花样少,每天看到我们身上的卡通画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王佳丽细数着,猫和老鼠、小熊维尼、樱桃小丸子……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动漫人物被搬上防护服,兄妹俩也被逗得咯吱咯吱笑。
▲图源:卫健委
“24小时待在病房,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方法完全不同。”夏爱梅说,针对一两岁的宝宝,护理团队拿出的是一条最传统最管用的方法——24小时一刻不停的看守与照料;而对于10岁上下的患儿,他们则会更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们的生活细节与心理变化。
“10岁的孩子正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看到自己不能出院,他们也会紧张焦虑。”每当孩子们因为检测不过关而失望时,夏爱梅总会耐心劝慰他们,“疾病治愈需要一个过程,总会好的,不用着急”。与童童的相处就是如此,医护人员无论是查房还是日常陪伴都会和他聊聊天,解释病情。“我们约定,排毒结束,就可以出院回家和家人团聚了。”夏爱梅说。
3月12日,这个约定终于可以兑现了!当曾玫拿到检测结果时,激动不已:阴性。这意味着,经过29天精心护理和治疗,孩子们终于可以回家了。她奔到病房前,隔着玻璃迫不及待地将消息大声告诉两兄妹。
虽然患儿清零,但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最后两个患儿,迎来了出院的日子。“说实话,还真有点舍不得。”曾玫感慨道。这离别的心情,真有点像嫁女儿——盼着她快点出去,真到临走了,舍不得了。
童童和茜茜住院最后一晚,“大白妈妈”们最后一次给兄妹洗澡,还用小脸盆给他们泡了脚。茜茜的小脚丫不停晃荡,心情显然不错。
今天,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早早等在了病房门口,他们有的抱着米奇玩偶,有的拿着蜡笔盒,脸上写着喜悦与不舍,祝福与牵挂。
没多久,被一群医护人员簇拥着,茜茜梳着洋葱辫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哥哥跟在身后、一脸微笑。“就等这一天了!孩子们出院就代表着我们一家全部治愈了。”刚出院的徐先生特地赶来,抱着孩子们,一时情难自禁,哭了。一旁的医护人员,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自1月19日儿科医院收治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儿以来,两个月间,共有11例儿童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其中6例男孩、5例女孩,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仅7月龄,多为家庭聚集病例。
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欣慰的是,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不仅该院收治的11名患儿全部治愈,没有一例患儿病情转为重症,该院的医护人员也实现了零感染。
“现在,还没有到庆祝的时候。”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加强院内督查,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做好各项战“疫”工作。
据悉,针对近期当前海外疫情发展迅速的情况,儿科医院还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语·疫”线上多语翻译服务队合作,并提供专业指导,24小时为战疫一线和就诊患儿提供翻译服务。
战“疫”两个月,亲自送11位小患儿出院,曾玫心头思绪万千,最终都化为了对孩子们的祝福,“幼年便与未知病毒交手过招,希望他们将来一切都好,健康成长。”这次曲折的历程,也成为徐先生一家毕生难忘的经历,“等到14天隔离期过后,我们一家就能迎来真正的大团圆了。”他期盼着这一天能尽快到来。
作者:李晨琰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除注明外,均为袁婧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