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开展床边心理会诊,老人慢慢对这群心理医生打开心扉,说了很多“家里的事”。
约上海第九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采访,是在两次视频会议的间隙。
在武汉三周,他的行程可用见缝插针来形容。今天是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50天的日子,对王振和他的“战队”来说,时间没那么久,他们是最近一批奔赴武汉的上海医疗队,却也是最特别的一批。
这支由50名精神专科医生组成的医疗队,专门是去救“心”的。
“在武汉三周,我聆听了上百个故事,好几次我强忍着眼泪。”电话那头,这名曾参与四川震后、火灾、空难等众多公共事件心理救援的精神专家告诉记者,在公共事件还在进行中,心理团队就介入了,这是此次抗疫医疗救援有别以往的一大特点。
金银潭唯一心理医生团队,穿着防护服开展心理援助
2月21日,上海虹桥机场,王振与大家道别,这支50人精神卫生专家出征武汉。
抵达武汉,分配通知送达,上海市心理医疗队对接地包括救治危重症新冠患者“主战场”的金银潭医院等6家定点医院和4个方舱医院。
50个人分成10组,5人一组,奔赴10个“战场”。王振领衔第一组,5个人,直奔金银潭。
没有太多“热身”时间,作为金银潭里唯一的心理医生团队,这支队伍需要快速上场。
王振很快发现,患病老人是最令人担心的群体,他在金银潭会诊过一位比较棘手的老人。
老爷子独居多年,生活自理,住进金银潭后,由上海医疗队负责治疗,他恢复得挺快,但心理状态一直不好,已出现中度抑郁症状——没治愈时,吵着要出院;现在治愈可以出院了,却坚决不肯走,甚至有轻生、厌世的想法。
穿上防护服,王振开始了床边心理会诊,起初老人不肯讲话,慢慢才打开心扉,原来,是怕孩子不欢迎他回家。
“老人很渴望回家,但孩子可能跟他说过,怕他回去,生活不方便,大家都在隔离,没能力照顾他。再加上医护人员对他照顾得很好,一对比,老人更难过了,感觉有家不能回。”王振做了近半小时疏导,老人的情绪有所平复,但他心里清楚,抑郁症状没这么快缓解,得持续关注这个老人。
“病重时,来不及顾及心理,那时救命要紧,等身体上的疾病缓解了,心理症状就浮出来了。所以早期‘救命’,现在‘救心’。”王振说,心理医疗队在疫情发生一个多月之际来武汉,时机很好,希望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应激期,帮大家把焦虑缓解下来,以免造成长期影响。
这支心理医疗队还与上海交大合作,建了一个评估系统,医生们在方舱医院甚至自己的防护服上贴着二维码,患者扫码后可做自助心理评估,可主动来找心理医生,医生在后台也能看到调查结果,发现情况较严重的患者,会主动进行干预。
王振说,身心兼治的理念本就是医学与人文的融合。
周末要给17名医护送安眠药,他却很开心
此次受国家卫健委指派,前往武汉,这支心理医疗队还有一项特殊任务,就是为医务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医护人员目睹重症人员的去世,加上远离家人,高强度的工作和相对封闭的环境,心理也有可能出现状况。”王振和队员会主动与医护人员“聊天”,并将心理调适、自我放松的科普资料传递给“战士们”。
“心门”不是你想“敲开”,就“敲开”的。
王振记得,刚开始走近医护人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没事”,也有人会补上一句,“要么你们给患者看看吧!”
“你可以感受到不少人在收着情绪,当着同事的面,说自己心理状态不佳,是不是表示自己很脆弱?”王振非常理解这种情绪,他说在武汉三周告诉他们这群心理医生的经验是:要读懂医护人员说“没事”之外的心情,他们不是去刨根问底,也不能一走了之。
转机出现在3月7日,王振与金银潭医院方面商量准备搞一次迎三八妇女节的巴林特心理叙事分享会。
当天,在金银潭医院的小花园里,蓝天白云下,一圈凳子围好,等着女医护人员的来临。
会不会没有一个人来?王振与队友们也心里没底。
令他们兴奋的是,陆陆续续,凳子坐满了;更令他们感动的是,有人愿意分享故事了。
这是一名外地来驰援武汉的年轻女护士,她说,从报名到出发,间隔的时间很短,一直认为自己这种付出是应该的,但始终感觉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出发前夜,她偷偷听到,爸爸在房里哭了。
“长这么大,从没见过爸爸哭,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对不住父母”。
一个武汉的当地女医生说,疫情突发爆发,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她没日没夜地在医院奔忙着,以至于错过了很多朋友、亲人的电话、短信,大部分人知道她在医院工作,是各种“求医问药”。
“当疫情过去,我的生活还要继续,我该如何面对我的亲人、朋友,但疫情之下,我怎么能跑开,怎么能退?”王振看得出,这是一个很干练的女医生,那一刻,她的心情张力很大,很复杂。
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彼此没有“熟人的包袱”,一个故事成了另一个故事的“引子”。
令王振与队友们振奋的是,就在这次分享之后,或许“口口相传”,他们在医护人员里有了“好口碑”,来找他们“私下讲故事”的医护越来越多了。
王振说,他们那个心理评估自测也给医护人员做,很多人会在平台后面“预约”援助时间,50人团队自称是“接单员”,高峰时一天有上百单心理服务,来自各支医疗队。
明天就是周末了,王振还要给17名医护送安眠药。
焦虑、失眠是医护人员里普遍存在的,王振对此反倒安心了,不仅因为第二天在走廊里,有医生会笑着对他说,“王医生,我昨晚睡得很好”,更因为这表示很多人打开了“心门”,情绪倾泻了,这种舒爽感是好的开始。
留给医学院的孩子们,这将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生命教案
心理支持,对患者,也给队友。
王振说,他们的角色就是“医护的守护者”,这其实是他们此行的更重要使命,“把医护照顾好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照顾患者。”
新冠疫情发生后,王振没闲着,第一时间投入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的科学防疫系列心理干预工作。针对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系统讲解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核心技术和原则;作为国内知名强迫症诊疗专家,在线上为在疫情期间因过度焦虑而引发强迫症状的百姓排忧解难。
王振是一位“战疫老兵”,2003年非典期间,他作为第一批住院医师,入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障碍隔离集中收治病房。但他说,此次疫情里的心理干预与以往任何一次公共事件心理干预都不同,不仅因为波及人群超越以往,更重要的是,疫情还在进行中,而不是“完成时”,心理医生本身也要克服心理上、身体上对被感染的恐惧与防护准备。
当然,也是因为在这个特殊时期,王振说,目睹了很多意外的美好。
有一次他和队友遇到一个四川来驰援的护士,才20岁出头,大家感慨:这么年轻就出来了。
护士回答:“我已经长大了,我是来报恩的。”
小姑娘原来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她说,当年全国医疗队来救他们,现在她终于从医了,要来报恩。
获知王振和同事是进驻金银潭的心理医生,两名外地来武汉驰援的90后护士主动要求合影,“比心”表达战胜疫情的信心
“这次有太多的90后让我刮目相看,不止这名护士,还有路上的志愿者,还有我们队里,也有3名90后心理医生,都非常优秀。”作为队长,王振还有一项使命,要保证50位心理医生的安全。
王振决定在这个周末启动首次内部同行督导,即大家根据面对的重大病例,对心理医生本身开展心理“按摩”。
“时间累积得差不多了,心理医生也需要心理援助。”王振说,在武汉三周,他听了上百个故事,有太多触动人心的生命故事,他和队友们约定,回上海一起把故事整理出来,隐去患者身份信息,留给医学院的孩子们,这将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生命教案。
“过去一个月,我们大多数人宅在家里,掌握了做饭、健身等新技能......而在长江的中游,另一些人负重前行在抗疫最前线,他们的日常也许是我们一生都没机会经历的。” 王振在工作日记里这样写道。
作者:唐闻佳 图:均受访者提供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