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伊始,剧中九个主要人物一字排开登场,他们身份各异——报社职员、家庭妇女、黄包车夫、老裁缝、小学童、摄影记者……表面上他们或拿着相机时不时按下快门,或手拿文件游走在办公室,或拿着皮尺为客人量体裁衣,平凡并忙碌着。
不过,这只是他们的“掩护身份”,而他们的真实背景和所持立场,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一一揭晓。
这是上海歌舞团正在加紧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第一幕场景。
如此具有现代感且具有悬念的呈现,不仅是擅长中国舞、民族民间舞的歌舞团的一次突破,也是中国舞坛在谍战题材上的创新尝试。
近年来,国内外影视、小说谍战作品着实走红,可在舞台艺术尤其是舞蹈领域,谍战题材却还是一个空白。此次上海歌舞团开启了国内第一部“谍战舞剧”的创新探索,不仅是希望以舞蹈艺术的肢体语汇和舞台空间的现代气质,赋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全新的艺术呈现,丰富歌舞团的创作题材,同时也是希望重启这个上海出品的经典红色IP。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传承着红色基因,承担着重要使命。在上海全面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的背景下,书写这个为革命英勇牺牲的英雄形象。
观众对《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并不陌生,早在1958年,由孙道临、袁霞等人主演的电影就曾轰动一时。故事“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的真实事迹。影片以1938年为故事起点,讲述,孙道临饰演的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来到上海,白天以杂货店老板的身份为掩护,晚上则躲在自家阁楼间收发电报。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是为商业电台工作,将他释放。日军投降后,李侠夫妇又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做出巨大贡献。然而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电台被国民党发现。尽管接收到紧急撤退的通知,可与此同时两份极为重要的情报也摆在李侠接面前。为了完成最后的使命,李侠在敌人的枪口下完成发报,英勇就义。而这也为中国影史留下了令无数人潸然泪下的经典一幕。
距离电影上映一甲子,观众也在迭代。为此,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把目标受众锁定在当下的年轻受众。
两年的选题孵化研讨间,主创团队多次赴李白烈士故居、中共一大会会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考察,在广泛听取了专家、媒体人和观众的意见、建议。2017年11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题正式立项。经过10多次的创作采风以及20余次的研讨论证,不仅剧本数易其稿,舞美、音乐、服装等设计方案也是几经推翻,反复论证方才定稿。
今年8月18日,这部由罗怀臻编剧、韩真和周莉亚编导、杨帆作曲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启动创制,主创团队和全体演员“早10点晚10点”的模式进行了两个多月。可在今天的排练现场,看不到疲惫与憔悴,每个人都仿佛化身沉默机敏而精神紧绷的地下工作者,大量的道具布景在排练厅在演员的手中排练组合,快节奏的故事配合着深沉而充满戏剧性的音乐层层递进。记者在今天现场看到《序》《一幕》《二幕》《三幕》已然成型,主创告诉记者,如此进度已是超额完成既定目标,11月下旬该剧就有望整体合成。
虽同样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借助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李侠不再是电影故事里的杂货铺老板,而是成为一位报馆的工作人员。从而把敌我双方的一些交锋集中在报馆之中,由新闻记者拍下的几张照片汇成线索展开。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主创在故事和呈现上都注意将青春色彩、浪漫情怀,和红色记忆、谍战氛围等元素,把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石库门、里弄、街头、报馆、旗袍裁缝店这些具有老上海街巷里弄的情景以具有符号感的舞美还原在舞台上,彰显海派文化特色。
除了充满悬念和紧张感的谍战戏份,该剧也有唯美的意象表达。在抒情段落,一众女演员手拿蒲扇、坐在板凳之上,把里弄妇女烧火煎药的动作处理得充满诗意。
悬疑与柔情兼具,现代质感与江南风情共融,主创希望以此为再现为我革命事业壮烈牺牲英雄形象以新的探索。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李婷
图:除电影剧照外,排练照均为武奕彰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