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值此全国上下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新修《上海通史》全部完成,陆续出版,为学习党史提供了生动的资料,也为四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历时八年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工程新修《上海通史》,日前全部完稿结项。
新修《上海通史》共分30卷,每卷40万—90万字不等,插图约100幅,现总计1540万字(版面字数1800万字),3000幅图。时间上起远古时期,下迄2010年。此项目于2013年正式启动,2021年5月完成结项。编写队伍由上海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领域专家组成,165名学者共襄盛举,他们分别来自全市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也有少量外地学者。全书设主编1人,副主编5人,分卷主编36人。此项目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
201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为本书作序。
新修《上海通史》体例以中国传统通史体例为主,以通纪、传记、图表三部分组成。全书分为导论、古代篇、近代篇、当代篇、人物篇和图表篇六个部分,范围覆盖今上海行政区划的所有部分,内容涉及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口、军事等各个方面。
第1卷为导论,概述全书结构,综述上海城市演变脉络、上海在中国与世界地位、上海城市发展动力、区县特点等,专述上海红色文化、租界特点及影响、上海人特质、海派文化等问题。
古代篇设4卷(第2—5卷):第2卷从地下考古到唐代设华亭县,第3卷从华亭建县至上海建县(751—1291),第4卷从上海建县至明代(1292—1643),第5卷是清代前中期(1644—1843)。另外,人物篇中有一卷为古代人物专卷。在1999年版《上海通史》中,古代部分只有一卷,现在古代部分共有5卷,相较以前大为充实。
近代篇设7卷(第6—12卷):第6卷是晚清前期(1843-1862),第7卷是晚清中期(1863-1899),第8卷是晚清后期(1900-1911),第9卷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第10卷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37),第11卷是孤岛与沦陷时期(1937-1945),第12卷是国民党统治恢复与结束时期(1945-1949)。
当代篇设4卷(第13—16卷):第13卷是从上海解放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第14卷是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1957-1966),第15卷是“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1966-1978),第16卷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0)(分上下两卷)。1949年以后的上海史部分,大为加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部分。
人物篇设8卷(第17—24卷),其中古代人物1卷、近代人物3卷、当代人物3卷、外侨1卷。设人物传是中国史学传统,人物传也是最受读者重视的部分。专设人物传,可以使得上海人文荟萃的特点有较好的呈现。人物传中专设外侨一卷,则是为了凸显上海城市国际化程度很高的特点。
图表篇设6卷(第24—30卷),包括时空演进卷,城市历史、对外交往卷(上下两卷),建置机构、行政管理卷,历史风貌、人文胜迹卷,经济发展、人口变迁卷,文教卫生、体育艺术、娱乐休闲卷。
如上所述的新体例之外,新修《上海通史》还具有新资料、新视野、新见解、新方法等特点。
新资料:新修通史强调三个结合,即地上资料与地下新发掘出来的资料相结合(主要是古代部分),中文资料与外文资料相结合(近代与当代部分),文献资料与口述资料相结合(近代与当代部分)。
新视野:首先体现在研究领域的扩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扩展到社会生活史、医疗史、环境史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涵。本书很多卷都注意拓展这方面的内容。
新见解:有了新资料、新视野,新见解也就很多。以前,我们对于唐代华亭县设立以前,写得薄弱,主要原因是资料阙如。现在有了比较丰富的考古资料,于是,论述得就比较丰满了。这些年,学术界对于江南社会、对于上海历史都有很多很好的研究,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体现到新修上海史中,对于许多问题的描述、看法,便与以前有所不同,有所进步。这方面在近代、当代各卷中都有很多表现。
新方法:以图表形式反映上海自古以来自然禀赋、城市变迁、社会活动、国际国内联系等森罗万象、错综复杂的景观与态势,包括历史风貌、人文胜迹、历代职官、经济发展、人口变迁、新闻出版、文教卫生、体育艺术、娱乐休闲、旧新路名等,各卷都尽可能吸取近些年上海方志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将其归纳提炼,化约为图表形式。万勇教授主编的第25卷(时空演进),在展示上海历史文脉方面,进行了多媒体的尝试。
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大城市,具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开放、创新、包容鲜明品格的伟大城市。民主革命时期,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地,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基地、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更是中国多功能经济中心与文化重镇。1949年5月29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批准的社论《祝上海解放》,指出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是中国重要工业中心、科创中心与财税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从改革开放后卫,逐渐走向改革开放前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与文化大都市。
新修《上海通史》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的光辉历程,有系统、翔实而生动的记述。在第9—12卷即从1912—1949年各卷中,本书有多章记述这方面历史,包括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从上海涌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上海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中共中央在上海进行的地下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各方面的反帝爱国运动,都有生动展现。相关人物传中,对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活跃在上海的党史人物陈独秀、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瞿秋白、李立三、陈望道等,均有专门传略,对于日前热播的《觉醒年代》里面诸多的活跃年轻人物,如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也都有专门记述。
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作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上海通史》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从国际联系、国内联系、城乡联系等多维度,立体地呈现、阐释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基地、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何以会成为“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上海城市演变的轨迹,论述了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伟大贡献,包括上海疆域的扩大、工业中心的建设、科创中心的作用,述及旧上海如何被改造为新上海、万吨水压机如何造成,众多科技成果如何创造出来。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历程,本书系统梳理、论述上海如何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由改革开放后卫逐步走到改革开放前沿、浦东开发开放成就举世瞩目、世博会光彩照人,上海人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
对于上海人记忆犹新的往事,上海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贡献,在书中多有展现,诸如城市游民改造、大炼钢铁、支援三线建设、知青上山下乡、产业转型工人转岗,也包括上海人住房如何高度拥挤到现在达到小康、苏州河如何由清变黑再由黑变清、上海交通如何拥挤不堪变为快捷通畅,更包括浦东浦西如何差距悬殊到共同发展、比翼齐飞。
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是同一文化不同层次、不同指向的表述,既有累积的关系,也有演进的关系。形象地来说,江南文化是高地,海派文化是高原,红色文化是高峰;“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就是这座气势磅礴、钟灵毓秀雄伟大山的精气神。上海本属江南一部分。近代上海人中80%是江南人。研究上海历史,研究海派文化,本是研究江南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出版,对于研究江南文化,本身就有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李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