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能更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牵引作用。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人民城市建设应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成效作为“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实践证明。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上海经济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风向标。面对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五个人人”的人民城市努力方向,上海高质量发展必然要看齐甚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制度基础。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是中央基于新工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基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转换、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来推进,这是对市场规律起作用所需条件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总结。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能更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牵引作用。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和人民城市建设应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成效作为“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实践证明。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言:“一个社会的条件不是纯粹的,既有过去的残留,也包含未来的种子。”毋庸置疑,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拥有国内最能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许多做法;但毋庸讳言,上海也有不少的传统体制遗留物。废旧才能立新,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给了我们判别“过去的残留”和“未来的种子”的明确标准,深化去行政化改革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对于上海以强化“四大功能”为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长远的根本意义。
上海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是检验上海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试金石,上海要带头贯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这就迫切需要上海进一步深入推进国资国企的“管资本”改革,并在国内率先落实竞争中立政策。事实上,只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得到充分保障,民营经济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国资国企也才能更好追求高质量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上海要以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为战略契机,大胆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资源,努力成为国家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先行先试区。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另一种表述,它要求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历史地看,高标准市场体系并非是自发的产物,其形成和维系离不开强化市场型政府的作用,它的两个主要含义也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一是政府要有足够的权力界定和保护产权;二是政府本身的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规范和限制。
强化市场型政府建设是对我国因工业化赶超需要所形成的行政权力优先型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清单管理模式是实现这种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营商环境好坏是市场型政府强弱的写照,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满足于排名提升,更应将强化竞争性政策的基础地位作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主线,为此,上海要在全国带头严格执行《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将该文件从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商品要素自由流动标准、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和影响生产经营行为标准等四个方面为政府权力所划定的18个“不得”作为“自查自纠”的重要准绳。
要更好完成这场政府的自我革命,还必须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这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部门间权力调整,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硬仗。从历史形成来看,高标准市场体系与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强化市场型政府是“三位一体”的。上海财税体制改革应始终坚持促进生产性努力而非分配性努力并避免权宜之计。预算即治理,它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向,反映了整个国家的政策,合理化预算安排是塑造强化市场型政府从而推动形成高标准市场化体系的重要抓手,上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抓住预算改革这一关键领域,强化人大对预算的实质性监督审查,并以优化预算公开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单位: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作者:刘志广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