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以史为鉴、知史明智。然而想要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对“四史”的学习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盲目阅读经典或者单纯了解史实的层面,而应该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分析,在分析中得到启迪。为此,我们在学习“四史”中应该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前,是为了通过挖掘历史来把握当代。因此,在学习“四史”中不能将过去与现在割裂,或一味地“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带着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去回看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去回看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演进中,去回看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发展中,去回看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变迁中,有哪些值得借鉴,又有哪些必须摒弃。在“四史”的学习中,掌握历史原貌无疑是重要的,但也仅仅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基于此来明晰历史发生的背景,总结推动历史车轮滚动的因素,以及理解当前现状产生的原因,最终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事实上,中国过去的发展成就深刻地验证了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这一硬道理。因此,在学习“四史”时,要分析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实践与理论相一致还是有所背离,只有这样才能从历史长河中厘清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综合研判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以及取得的胜利,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未来形成科学的指导。
如果说上述“两个结合”是学习“四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在具体落实时就需要将以下“三个重视”贯穿于学习的始终:
其一,学习“四史”要重视国际视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不仅是一部新中国建设史,一部改革开放史,更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而该历史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中国应对各种国际风云变幻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中共二大上明确将“除列强”作为民主革命的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以赶超战略为主导的自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从学习型输入变为创造性输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抑或是新中国的历史,都离不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所以要想深入学习“四史”,就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和理解这段历史过程,将中国的发展放置于世界发展的浪潮中进行分析。
其二,学习“四史”要重视历史情境。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只有将事情放置于当时、当地,才能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才有助我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辨思;只有将自己放置于特定场景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事情的全貌,进而有助于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在学习“四史”时,不仅要从书籍等文本中了解史实,不能只沉浸于阅读资料,更应该“下马看花”,通过实地考察、实地参观、实地访问,将自己下沉至历史情境当中,“设身处地”地感受中国共产党每次重大决策的历史缘由,感受新中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次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感受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次伟大成就背后的力量。
其三,学习“四史”要重视历史规律。在过去近百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和解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纵观这一历史过程,既没有现成的他国经验借鉴,也没有完全契合的理论指导,而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国情所做出的一系列理论判断和政策应对的结果,其背后必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把握该规律,我们就能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摸索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因。也即是说,在学习“四史”时,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关键历史时刻做出选择的影响因素,从中提炼出一致性的线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原因,才能准确把握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才能合理地判断未来的前进方向以及施政方略,才能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的前进、推动改革开放进程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而提供依据。
总之,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整个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可见,“四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探索、奋斗和创业的整个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实践经验、精神财富。因此,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且必须学习“四史”、学好“四史”,这既是获取民族自豪感,坚定信仰和保持初心的原动力,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题图来自东方网)
作者:信瑶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博士后)
编辑:任思蕴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