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进博会的胜利举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世界的广泛认同。笔者认为,思考“进博会溢出效能” 至少有5个维度。
其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商品的流通与交换,也需要思想和知识产品的竞争与共享。进博会创造性地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这一论坛汇聚了国际社会对于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的呼声,在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发出了“上海声音”。
第一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由开幕式和三场平行论坛组成,第二届更名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从经贸领域扩大至整个经济领域。这一论坛上,既有全球政治、商业、学术领袖的思想与行动的“共同宣示”,也有国际重要商业与研究机构专题研究报告的“全球首发”;既聚焦于技术与创新带来的不断进步,也关注发展、减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作为全球政商学界高端对话、汇聚全球经济与社会“合作共赢”声音的平台,为完善和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凝聚“虹桥共识”,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提出“虹桥智慧”,不但已经成为进博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可能成为一种以上海为主场的新的“达沃斯论坛”,成为“上海声音”的一种标志,有效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设。
其二,消费从来不是简单“被满足”的,而更多的是“被诱发”的。进博会上各国消费品的集中展示,无异于消费需求的巨大诱因,推动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消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更离不开国民消费欲望的提升。进博会上来自世界各国各类消费品集中呈现,仿佛另一种“双11”营销事件,不仅能带来新奇的体验,而且也成为提升国内消费需求的一大契机——有效刺激国内市场,诱发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进而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同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海历来被视作国内的购物天堂,“上海购物”近年来更是被上海市政府列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博会的举办无疑为“上海购物”品牌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
其三,进博会上来自世界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的最集中展示和发布,无疑可以成为推动上海“创新文化”发展的难得机缘。
创新不仅是一种科技行为、经济行为,更首先应该是一种教育行为,而“创新教育”不仅需要观念的熏陶,更需要“可视化”的激发。第一届进博会企业展面积达27万平方米,第二届增至33万平方米,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在此“全球首秀”。此外,在展馆外还新增设了三大场外体验区,如室外汽车“无人驾驶”活动区等。新的技术、新的设计、新的产品、新的品牌乃至新的理念同时以如此“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不啻是一个创新教育的极好课堂。
上海不仅是一个经济活动意义上的“全球城市”,更应该成为世界科创文创中心之一。这就不但需要吸引各种科创文创机构落户上海,更要注意创新文化的培育,尤其是培育青少年“创新”兴趣和想象力。因此,要强化进博会对于青少年的创新教育与启发功能,确立进博会“展会式的创新科技教育馆”形象。
高端装备展区的机器人表演
其四,世界性的博览会向来都是全球意识的催化剂。进博会在企业馆之外还包括国家馆,无异于一个小型的“世博会”,有效地呼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全球意识既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社会动力,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社会心理基础。进博会的创造性之一就在于设立了国家展,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世博会。第二届进博会有64个参展国,24个国家为首次亮相,39个国家再度参展,15个国家担任主宾国,范围遍及五大洲。可以说,国家馆是“全球意识”培育的极佳空间,是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构建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进博会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赢得世界尊重”。
其五,“同城化”意识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因。进博会由于其所处的虹桥交通枢纽位置,无异于长三角“同城化的展会”,将成为长三角人与上海互动的一个新机缘,以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进博会区位优势一是在上海,二是在上海虹桥。对全世界而言,上海拥有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海港,拥有旅客年吞吐量超亿人次、航班遍布全球 282个城市的空港;而对于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而言,虹桥是长三角最大的交通枢纽,高铁从江浙到上海虹桥最快不需要半小时。“一体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同城化”。进博会场馆不但与虹桥交通枢纽近在咫尺,而且还有步道直接相连。以进博会为机缘,以虹桥为中心构建“上海购物”“上海消费”“上海服务”的新地标,无疑将有效增强长三角对上海当天来回的“同城”感。
(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
图片来源:东方ic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