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胜利》(俄文片名 Победа китайского народа),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伟大的政治教育意义、高度的艺术水准的五彩纪录片。该片导演为瓦尔拉莫夫,苏联名作家西蒙诺夫执笔该片说明词,我国作家刘白羽担任文学顾问,我国吴本立、周峰任副导演。
《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工作者与苏联的文艺工作者第一次实际合作。影片内容是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场面开始。接着回溯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伟大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又叙述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压迫下的悲惨生活。接着,影片描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的革命事业一步一步开展。该片的解说词讲道:“伟大的中国人民,虽然经历着重重苦难,终于越战越强,赢得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推翻了反动统治,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的解放。这部影片将把新中国的光辉灿烂告诉全世界人民。”
该片素材在中国拍摄了大约八个月,后期制作在苏联进行,电影局派刘白羽、何士德、周峰、吴本立和翻译尹承玺于1950年5月21日离京,6月1日达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俄文、中文版的说明及配音等工作。7月17日,整个片子完成。
该片制作完成后,人民解放军总部为了庆祝作品完成,特于1950年8月19日晚在北京“大华电影院”举行庆祝“中国人民的胜利”摄制完成晚会。8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也祝贺这部影片的成功,举行了庆祝《中国人民的胜利》摄制完成大会。沈雁冰亲手为瓦尔拉莫夫佩戴纪念章,北影厂并献上写着“永久合作以电影武器捍卫世界和平”的锦旗。
该片定期上演消息公布后,国内各上演戏院定票观众极为踊跃,据上海华东影片经理公司的初步统计:“仅上海一地五天之内,定票观众即达十五万人,集体前往登记定票的有九百个团体,办完登记手续者已有四万九千七百五十人,前后已近二十万人。杭州市观众定票已达六万人。”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盛况。《字林西报》也报道《中国人民的胜利》创下电影预定纪录,还说为了纪念这部电影的成功,制作了一枚特别的纪念奖章。纪念章的原配额为10万枚,但由于各方面对纪念性奖章的需求很大,管理部门正考虑再制作10万枚。
1950年9月29日,《中国人民的胜利》在北京、天津、张家口、沈阳、哈尔滨、大连、上海、南京、杭州、济南、汉口、广州、重庆、西安、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十五大城市隆重上演,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庆节。上映后,该片引起了极大反响,10月25日,《人民日报》发文《学习〈中国人民的胜利〉各地观众纷纷组织座谈会》,讲各地观看学习该片的情况;著名导演丁里专门撰文谈《我看了〈中国人民的胜利〉》的体会:
《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影片,它选取了壮丽的富有特征的形象来表现了庄严宏大的内容。它的艺术的美,不仅在于形式上的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由于它通过了美的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刚毅英勇,献身真理的美的品质与性格。
作者:李东鹏 毛为勤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陈韶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