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全集》收录了竺可桢从1916年到1974年之间的文献,这59年横跨了中国现代史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正如《竺可桢全集》编委会在前言里所讲:“不仅所记述史实弥足珍贵,其文章写作样式、编辑出版规范,社会流行语言、术语译名演变,等等,也都真实地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样态和流变趋势,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有幸完善保存下来的科学家日记
《全集》中尤为重要的是日记。浙江大学退休教师散木曾多次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使用过竺可桢的相关文献。他说,对于人文学者而言,搞学术有三个素材:年谱、日记及回忆录,这其中,回忆录并不算牢靠,有时会有一些贴金的成分,而日记一般不是为了出版,是真实记录。竺可桢的日记尤其如是——在他生前,家人甚至都不知道日记的存在。
关于竺可桢的日记,樊洪业曾给出这样的评价:“1949年之前的日记,可同时视为浙江大学的校史;而1949年之后的日记,则可视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史”,足见日记珍贵程度。而这份珍贵,与竺可桢的身份、所处时代、记录风格都有着极大的干系。
竺可桢生于清朝末年,逝于新中国,他现存的日记记录了抗战爆发前到“文革”后期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后来的日记中,也常常提及从清末到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回忆。作为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的竺可桢社会地位很高,20世纪中国诸多名人无论是政界要员还是学术大咖都曾出现在他的笔下。正如散木所说,从留学开始到名列国家科学机构高层,竺可桢积累了很多人脉,涉及的层面也极为广泛,通过他日记里的信息抽丝剥茧会得出许多结论。潘涛正是践行者,咂摸竺可桢的用词,体会当时的情景,或者就某一个人找相关的研究线索,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乐趣。
竺可桢记日记习惯用市上出售的32开专用日记本,多数是每年用一本,每天记一页。这38年又37天的日记是几近完整的,一方面是因为竺可桢本人的仔细,另一方面除了抗战时期,竺可桢的一生中,个人及家庭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在“文革”中也受到了保护,所以他的日记能够完善地保存下来,这在史学家眼里是一个难得的研究机遇。樊洪业坦言,做20世纪科学史尤其是当代史的研究困难诸多,直到现在,可见的档案文献也是残缺不全,各个图书馆、学校在不同的动荡中损失了很多材料,老科学家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保全,大量散失,而且受到当时的一些时代限制,只看公开发表的报刊根本研究不了科学史。樊洪业年轻时曾经希望出一些科学史的著述,却在匮乏的资料面前无力实行,只能转而做问题导向的研究,这也使得他更为关注史料建设,《竺可桢全集》在他眼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建设,“就好比做实验得有数据,这个工作做好了,研究才有材料”。
“从史料的稀缺程度来看,我认为相对于《爱因斯坦全集》在世界现代科学历史中的地位,《竺可桢全集》在中国现代科技史的研究中可能更为重要,也更加难得。”王作跃说,上世纪80年代,浙大校友范岱年先生(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家,与许良英等合作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就提点还是学生的他使用《竺可桢日记》摘抄本,“他说,那是研究中国现代科技史最有价值的资料”。
竺可桢一生爱好摄影,图为1955年8月于青岛视察海洋生物研究室期间在海上摄影情形
记录花开云走,记录光圈物价
王作跃的话其实已经点到了《竺可桢全集》在名人全集中的特殊性——世上已经有全集的学者,人文领域有很多,但科学家很少,就目前而言,中国科学家除了竺可桢、李四光,鲜少有全集。与人文学者的日记不同,竺可桢的日记带着明显的科学研究者印记。“作为气象学家,天气、物候如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他都有记录。”竺安(竺可桢之子)是日记编订的主要成员,这是他关于竺可桢日记的记录。这些看起来很“小清新”的花开云走,最终从涓涓细流汇入竺可桢晚年的重要学术作品《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翻看竺可桢的日记,会发现他对万事万物的记录都这般细致而客观,如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重要的会议“三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部记下来。大家奇怪,他的记忆怎么这么好?后来才知道,他有一个随身笔记本,在会上哪些报告,谁发言了,谁的发言从10:00到10:45;下一个谁发言,从10:45 到11:25 ,他都有记录。”(竺安《竺可桢日记中的精神世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引竺问史文录》)出去考察,会记录飞机的起飞时间、飞行速度及高度;拍照片,会记录距离、光圈、速度;出国,会顺手记录当地的物价……日记内容多元。“他是在以一个科学家的眼光看世界,记录世界,所以会关注很多细节”,王作跃说,“在竺可桢身上,记日记跟做科研有相通之处,地学专业需要经验积累,需要收集整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这在他的日记里就有体现。比如他记录的人就非常全面,不只有上层人物,对底层的人也非常关心,甚至连司机生病治疗情况都记在日记里。他用非常平等的态度来记录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事物。”“这种事无巨细后来竟然救了不少人。最典型的就是,民国时一个监狱看守,在‘文革’中被审查,于是找到竺可桢,竺可桢就把日记里关于这个看守的原话摘下来,证明他当初对关押的学生是非常好的,使得这人免吃很多苦”,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专家何亚平说。
竺可桢1956年冬于家中拍摄的玻璃窗上的霜凇
王作跃说,对于做科技史的人来讲,《竺可桢全集》还有几个特质非常关键,一个是国际视野,日记中真实记录了中国科技发展中非常丰富的国际因素,这对全面理解中国近现代科技史难能可贵;二是连续性,原来研究科技史会感觉到科学发展在抗战前后、新中国建立前后、“文革”前和“文革”中的不同,在竺可桢的日记中这些断裂性表现得很明显,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与竺可桢个人的角色变换也有关。而深入研究竺可桢的日记会发现很多断裂点前后的连续性,这是当前做科技史非常看重的一点——还原历史连续性和断裂性的双重面貌,从竺可桢的日记中可以窥探科技史的全貌。这一点,散木也有同感:“日记里,他如何从一个时代跨向另
一个时代,心态上的微妙变化,都写得很足。有些历史事件我们可能只了解只字片语,但是他的日记里对当时的环境有更加清晰的反映。”
(节选自《一部科学家全集的演化史》,刊2016年11月11日《文汇报·文汇学人》)
作者: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