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10日,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诞生,建团10周年后,1957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福会儿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公益性、教育性的专业儿童艺术院团。1958年2月1日,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场开幕,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专门为演出儿童剧而建立的剧场。多年来,中福会儿艺创作、演出了400余部题材各异的儿童剧,累计演出近20000场,观众达1700万人次,用戏剧的形式为几代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启迪。
中福会儿艺有着光荣的历史,创作出了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古装童话剧《马兰花》是中福会儿艺老院长任德耀创作的作品。自1956年3月首演至今,各种形式的《马兰花》依然绽放在各地的戏剧舞台上,常演常新、长盛不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戏曲创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目前,这部作品有沪剧版、越剧版、采茶戏版、木偶剧版等多个版本,还有电影版、动画电影版等。此外,中福会儿艺创作演出的《小足球队》《童心》《雁奴莎莎》《白马飞飞》《享受艰难》《灿烂的阳光》《成长的快乐》《彩虹》等一大批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狮奖、全国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
为了提高残疾人士的艺术欣赏力和综合素质,中福会儿艺自2008年开始开启了“阳光之家”志愿者服务活动。儿艺还通过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班、阳光课堂等公益活动,给予残疾人学员相关艺术培训。2017年六一儿童节,“海星之愿”———特殊儿童艺术体验及干预研究计划项目启动。借助《可爱的农庄》等沉浸式戏剧对认知障碍儿童进行一对一艺术启发,为患有脑瘫、唐氏综合症、自闭症的儿童送去关爱。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项领先和大胆的尝试。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媒,最容易拉近两岸同胞的距离;以喜闻乐见的儿童剧为桥,最方便架设起孩子们童心相通之桥梁。从2014年起,中福会儿艺每年都赴台巡演。儿童剧《司马光》《花木兰》等剧目,让台湾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感知两岸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近两年来,中福会儿艺赴台巡演又增加了不少适合台湾儿童观赏需求的项目。比如当台上儿童剧演员用闽南话唱起台湾童谣《天黑黑》时,台下观众不约而同地跟着唱起来,现场共鸣强烈,场面温馨感人。据悉,今年6月,中福会儿艺又将开启赴台之旅,把这场台湾小朋友和家庭喜爱的演出,持续不断地举办下去。
剧场是剧院的“家”,是呈现儿童剧目的舞台。自1958年在上海延安中路555号延安电影院(前身为金门电影院)的基础上改建开幕至1996年配合重大市政工程停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场这个新中国第一座儿童剧场,共接待国内外105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4930场。
目前中福会儿艺已经有3个剧场,分别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鲸鱼”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马兰花剧场和微剧场。这些剧场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种类的儿童剧,成为了孩子们课余最渴望、最喜欢去的地方。
编辑:陈瑜
来源:人民政协报(黄红山),作者系中国福利会宋庆龄研究办公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