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长安的未央宫是个庞大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以皇帝生活起居、办公理政和举行朝会的场所为中心,宫墙层层环绕,门禁道道森严。照料皇帝生活、负责宿卫徼循及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各种机构,则依据各自职能分布在不同区域。了解这套制度,对研究西汉最高权力系统的运作,无疑有重要意义。多年前,杨鸿年、祝总斌等先生谈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汉代皇宫内包括“宫中”和“省中(或称禁中)”两个区域。这一看法在学界影响广泛,为宫禁制度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我在研读汉代史料的过程中,感觉这个问题还可进一步探讨,还有一些信息可供推敲。前几年,我搜集、梳理了和未央宫有关的各种资料,发表了几篇论文,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长安城未央宫平面图
关于西汉未央宫的文献资料,散见于《史记》《汉书》《汉官六种》等较可靠的文献中,也见于《三辅黄图》《关中记》等不大可靠的文献中。清人毕沅所撰《关中胜迹图志》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画出一幅图。但该图想象成分较多,可以参考,不可全信。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著的《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以下简称《考古报告》)刊布了勘探发掘成果,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近几年,考古所在徐龙国研究员的主持下,对未央宫遗址进行了重新勘探,又得到许多更准确的数据,但尚未发表。我研究这一问题,主要利用《史记》《汉书》等可靠的文献史料、考古数据和经学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也参考《三辅黄图》一类文献。认识有所推进,但许多问题还是说不清楚,有些环节仍比较模糊。现简要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殿”式建筑的布局
秦汉皇宫中称作“某某殿”的建筑,通常由殿、室、房、箱、阶、庭等部分组成。殿就是堂,是此类建筑中最大也最重要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向南敞开的,南边有保护安全的轩栏和供人上下的东、西两阶。东阶称阼阶,是主阶,西阶是客阶。室在殿北正中,有户、牖与殿相通。户东牖西,户、牖之间可设幄,也可设称作“扆”的屏风。室两侧有房,堂两侧有夹,夹前有箱(厢)。左房的北半部向北敞开,其实也是堂,有阶上下。两箱分别向东西敞开,所以又称东堂、西堂,也有阶,称东面阶、西面阶。殿前有内外两个庭院。内院称庭或中庭,庭前有门,称闺、閤、闼。门外是外院,外院有大门。
这个问题,史籍中记载得很模糊,但经书特别是《仪礼》涉及较多。《仪礼》是先秦作品,《仪礼注》是汉末郑玄所作,反映秦汉人的观念。后世经学家对经注中的这些资料做了深入研究,基本上讲清楚了。宋人李如圭的《仪礼释宫》做了简要总结,清人江永的《仪礼释宫增注》又做了补充。乾隆时期官修的《仪礼义疏》卷首也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基本照抄李如圭和江永的说法。经学家所描述的建筑格局基本符合秦汉的实际,在史籍和考古资料中可以得到印证。如《春秋公羊传》宣公六年春载晋灵公遣勇士刺杀赵盾事曰:盾生活清贫,府中无人守卫,“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文中“门”是外院大门,“闺”是内院小门,“堂”在小门内,“室”在堂内。《汉书·王莽传上》:“安汉公居摄践祚,服天子韍冕,背斧依于户、牖之间,南面朝群臣,听政事。”“斧依”就是画有斧纹的“扆”,在“户、牖之间”。同书《两龚传》:王莽遣使拜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使者入户西行南面立,致诏付玺书。”床在“室中户西南牖下”,证明室有户、牖,且户在东、牖在西。北大汉简《妄稽》:周春之妻忌妒小妾,妾遂有意躲避周春,于是发生如下情节:周春至妾“堂”下,妾在堂上,一见周春便“桃(逃)入北房,周春追之,及之东相(厢)”。两人追逐的路线是由堂入房,下房北之阶,绕到建筑东面,由东面阶入东厢。此证房在堂北,房北有阶,东厢东面也有阶。《发掘报告》也提供了相关信息:第2号遗址正殿夯土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4.7米,南北29-32米”,台基的南边有两个较小的“夯土台址”,“南北长5米,东西宽3.6米”,二者“形制相同”,东西并列,台基的东、西两面则“各有一条登殿踏道”,“东踏道东西长10.5米,南北宽4米”,“西踏道东西长9.8米,南北宽7.1-8.3米”。这些就是东、西二阶和东面阶、西面阶的遗迹。
未央宫的四座核心建筑
《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宫内建筑似只有前殿。这当然不可能。那么萧何建造的未央宫还有哪些建筑?《汉书·翼奉传》提供了一条材料。翼奉说:“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徭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文帝时的建筑,翼奉只提到六座。其中曲台、渐台应是“台”式建筑,主要用于宴飨,不重要。前殿、宣室、温室、承明四座建筑则是“殿”,在未央宫众多“殿”式建筑中,它们最早落成,而且频繁出现于史书记载中,直至西汉末年。这表明,它们始终承担着皇宫的基本功能。武帝以后,大兴土木,又增修了许多建筑,但未央宫的基本格局未变,前殿、宣室、承明、温室四殿仍然是核心建筑。
▲未央宫2号遗址正殿平面图
前殿和宣室殿建在一座由龙首山改造而成的“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的大台基上,《考古报告》称之为第1号遗址。该遗址上有三座大型宫殿基址。中部基址最大,南部基址较小,北部基址最小。刘庆柱和李毓芳先生认为“未央宫前殿应包括南、中、北三座宫殿”,南部宫殿“当为举行大朝、婚丧、即位等大典之用,或为‘外朝’之地”,中部宫殿推测“为‘宣室’之故址”,北部宫殿“可能为皇帝之‘后寝’”。杨鸿勋先生认为南部宫殿是“前殿”,中部宫殿是“宣室殿(路寝)”,北部宫殿是“后殿”。而我认为“前殿”包括三座建筑的说法缺乏史料依据。《汉书》多次将“前殿”和“宣室”并提,前引《翼奉传》便是一例。《王莽传》也说:叛军“烧作室门……火及掖庭、承明……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群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大火从北向南蔓延,先及宣室,又及前殿。这说明宣室在前殿北,和前殿不是一码事。那么三处基址中哪处是前殿?我认为是中部基址,因为前殿是未央宫中最高大的建筑,自然应建于最宽大的中部基址之上。中部基址若是前殿,北部基址便应是宣室殿。南部基址则是一座门,因为该基址北面中间位置有一条宽6米的南北向的路。这座门为什么这么大?因为汉代的院门两侧内外都有“塾”,宫殿、官署、住宅都这样。前殿是未央宫中最大的建筑,所以门和塾也特别大。南部基址和中部基址之间还有一道夯土墙的遗迹。《考古报考》说这是一条“廊道”,没错,但中间一定有门,是前殿内院的门。
▲未央宫1号遗址平面图
第1号遗址以北约330米处,还有第2号遗址。《考古报告》认为这是皇后所居中宫椒房殿的遗址,因为皇帝住在第1号遗址上的“北部宫殿”,北部宫殿后面最大的建筑应该是皇后的寝殿。这是个推测,大家似乎普遍接受了。但我认为,第1号遗址上的北部基址应是宣室殿,而史籍中没有材料说皇帝住在宣室殿。从现有材料看,宣室只是前殿的附属建筑,主要用于皇帝亲自处理比较重大的事务和规模较小的召见,而皇帝的寝殿应是温室殿。《汉书》明确记载废帝刘贺在位时住温室殿。当然,皇帝的寝殿不止一处,至少还有清凉殿和饰室,但温室殿最早建成,也最重要,应是皇帝寝宫中的正殿,而第2号遗址应该是温室殿基址。温室殿前也有内外两个庭院,院内称“温室省”,大门称“省户”,也称“禁门”,门内就是所谓“省中”或“禁中”,士人不能随意进入,宿卫等事务由宦官负责。后妃所居中宫、掖庭应在温室省之后,也属“禁中”范围。这是比较清楚的。
承明殿的位置应在温室殿和宣室殿之间。最新勘探结果表明,第1号遗址和第2号遗址之间没有东西贯通的大路,只有一些小块的夯土遗迹,应
该是建筑基址。承明殿应在这一区域。《汉书》中有材料显示,承明殿是皇帝日常办公理政的地方。例如《霍光传》记载,霍光废黜刘贺就是在承明殿进行的。大致过程是:皇太后“车驾幸未央承明殿”,刘贺先到承明殿拜见皇太后,然后回到温室殿,霍光率领大臣们做好准备,又将刘贺召到承明殿,由太后主持废刘贺、立宣帝的仪式。此事表明,承明殿是一处重要政治设施,是处理重大政治事务的场所。又如《五行志》记载,成帝时有一群雉落在承明殿屋顶上,大臣们认为这是上天对成帝的谴告,因为成帝“日日驾车而出”,不留心政事。此事也透露出,承明殿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场所。
“殿中”的范围和布局
关于未央宫中的区域划分,除了前述“宫中”和“省(禁)中”外,还有所谓“殿中”。《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居摄践阼后,礼遇比照皇帝,“庐为摄省,府为摄殿,第为摄宫”。《太平御览》卷三五四引《汉名臣奏》载丞相薛宣奏曰:“汉兴以来……司马、殿、省门闼至五六重。”司马门就是宫门。宫、殿、省都有门,说明未央宫内至少有三个区域。宫指整个皇宫,省是皇帝寝宫,这两点是清楚的。比较模糊的是“殿”。《史记》《汉书》常见“殿中”一词,有时指某某殿的院落之内,但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皇宫中的一个区域。
未央宫的“殿中”是个怎样的区域?边界在哪儿?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到“殿门”。“殿中”是以前殿为中心的一个区域。如前述,未央宫前殿位于高大台基上,南面有两道门,形成一个院落。其后还有宣室、承明等殿。而在这些建筑的周围还有一道围墙,这就是殿墙,出入殿墙的门就是“殿门”。文献中记载明确的“殿门”有三座。一座是端门,在前殿正南。汉文帝即位时,就是从端门进入“殿中”的。另一座是白虎门,在前殿南侧的西面。王莽时,叛军放火,烧了承明、宣室、前殿,王莽便从前殿南下,“西出白虎门,和新公王揖奉车待门外,莽就车,之渐台”。还有一座门,不知名称,《汉书》称之为“殿东门”。《五行志》载:成帝时,有一男子“衣绛衣小冠,带剑入北司马门、殿东门,上前殿”。这座“殿东门”应在前殿南侧的东面,和白虎门相对。东汉洛阳北宫也有这个门,称“云龙门”,和神虎门相对。未央宫既有白虎门,与之相对的应该是“青龙门”或“苍龙门”。
以上三座门都是“殿门”应该没问题。其他“殿门”的情况就比较模糊了。有座“金马门”出现频率很高。《汉书·霍光传》载:“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刘贺“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刘贺“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霍光“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顷之,又以太后诏召刘贺至承明殿,“伏前听诏”,遂废之,霍光“扶王下殿,出金马门”,刘贺“西面拜,曰:‘愚憨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从这段情节看,金马门在温室殿和承明殿附近。具体在哪儿?毕沅认为在承明殿南。我不赞成这种看法。《霍光传》说,刘贺走出金马门后“西面拜”,还说了句“愚憨不任汉事”。我理解,这是在遥向承明殿上的皇太后拜别。因此,金马门应是一座东门,在承明殿和温室殿的东侧。出了这座门,向北有北司马门,向东有东司马门。大臣、贵族入宫见皇帝,通常要走这两座门,然后进金马门,至承明殿或温室殿。金马门出现频率较高,当与此有关。
还有一座门和金马门情况相似,称“长秋门”。这个门在史籍中只出现过一次。《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反,“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皇后居中宫。太子舍人前往中宫,要经过长秋门。由于皇后的中宫也叫“长秋宫”,毕沅认为长秋门是中宫之门,在《关中胜迹图志》中将长秋门画在椒房殿南。这是一种可能,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在古人观念中,四季之秋和四方之西相对应。洛阳宫有“千秋门”,就是一座西门,在神虎门北。《水经·穀水注》:洛阳城中有“一水自千秋门南流,迳神虎门下”。洛阳的宫门制度多受未央宫影响。因此,未央宫中的长秋门,也有可能是中宫西侧的门,在白虎门北。
如果以上分析可以成立,金马门和长秋门位于前殿以北、中轴线两侧,那就意味着前殿两侧的殿墙是向北延伸的,将前殿、宣室、承明、温室、中宫、掖庭等建筑全都围在其中,构成未央宫中最核心的区域。当然,除了金马门和长秋门外,这两道墙上应该还有其他门,只是不见记载而已。长秋门若在中宫西侧,有可能是“禁门”。金马门是“殿门”吗?看来也不是。这个问题和所谓“止车门”有关。如前述,王莽离开前殿去渐台时,车是在白虎门外等着的,王莽出了白虎门才上车。刘贺被废,则是走出金马门才上了乘舆副车。这些事例表明,白虎门、金马门内是不能行车的。白虎、金马二门如此,端门、殿东门、长秋门等当同。但《汉书》中有许多例子证明“殿门”是可以乘车出入的,只是经过门口时须下车步行,这叫“下殿门”,而且要快速通过,这叫“趋门”。例如《盖宽饶传》:“迁谏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侍中阳都侯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颜师古注解释“不下殿门”曰:“过殿门不下车也。”这种可以乘车出入的“殿门”在史籍中也留下了痕迹。《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光禄大夫给事中王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小苑东门由郎中守卫,应是“殿门”。王仲翁“下车趋门”,说明此门可乘车出入,也符合“殿门”制度。另外,桓谭在《新论》中说:“余年十七为奉车郎中,卫殿中小苑西门。”这条材料证明“小苑西门”是“殿中”之门,也就是“殿门”。“小苑西门”是殿门,“小苑东门”应当也是“殿门”。二门可能分别位于“殿中”区域的东西两侧,在金马、长秋等门外。
▲多被认为系未央宫椒房殿(即皇后寝殿)遗址的2号遗址,陈苏镇认为应是温室殿(皇帝寝殿)基址
这样一来,未央宫中的“殿中”区域就不是一个长方形了,很可能是个“凸”字形,南部端门、白虎门、殿东门部分东西较窄,向南凸出,北部小苑东门、小苑西门部分东西较宽。宽到哪儿?不清楚,但有一条线索可以参考。未央宫中有个石渠阁,宣帝时在这儿举行过石渠阁会议。《汉书·儒林传》记载这次会议说,宣帝“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这表明石渠阁在“殿中”。今未央宫遗址中有第7号建筑遗址,是个夯土台基,南北100米,东西80米,残高8.74米,相传为石渠阁遗址。其位置在第1号遗址西北,北距未央宫北墙60米,西邻作室门内大道。如果该遗址确实是石渠阁,此处便很可能是“殿中”区域的西北角。这又为我们想象“殿中”区域的轮廓提供了一点儿依据。
“殿中”的范围有了一个轮廓,就可以探讨其中机构和设施的分布了。未央宫中有许多机构设施,“宫中”区域有御史大夫寺、卫尉寺、东织、西织等。“殿中”区域以金马等门为界,似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有光路勋、郎中三将的寺、署,由郎中负责宿卫,少府寺、太仆寺可能也在这个区域。除了机构之外,这个区域还有许多官员的宿舍,即所谓“殿中庐”。《汉官旧仪》:“御史……其十五人衣绛,给事殿中为侍御史,宿庐在石渠门外。”《汉书·严助传》:严助曾经在汉武帝身边作中大夫,武帝说他“劳侍从之事,厌承明之庐”。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渠阁外。”侍御史和中大夫的宿庐都在石渠阁附近,推测这一带可能是殿中官员的宿舍区。上引《萧望之传》载:王仲翁出入“小苑东门”时有“仓头庐儿”相从。仓头庐儿应该是在“殿中庐”照料官员生活的家奴,他们也可随宿值殿中的官员出入殿门。这样看来,殿中的宿舍区应当有很多房舍,高级官员的“殿中庐”可能还是独立的院落。所以金马等门外是“殿中”的生活服务区。真正重要的是金马等门内,那是皇帝和殿中官员的办公区。这个区域自文景以后可能由中郎宿卫,主要建筑就是承明殿。武帝以后又增修了玉堂殿和高门殿,可能位于承明殿两侧。玉堂殿是待诏人员侍值的场所,待诏金马门、待诏宦者署,都在这儿。高门殿是大夫们侍值的场所。皇帝通常在承明殿办公。承明殿前也有内外两个庭院。皇帝理政时,坐在殿上的幄中,有侍中、尚书、谒者、中大夫等“侍帷幄”。外院就是所谓“廷中”,尚书、侍御史、谒者、朝堂等机构设施,可能都在其中。
作者:陈苏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 陈韶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