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光棍节,加之临近年底,饭桌上、电话里跟父母闲聊中提起,万万没想到又炒起了“懒婚”这个冷饭,“你都多大了,你咋就不知道长点心啊?!”
“懒婚”大概已成为每个适龄未婚青年家庭的置顶话题,甭管有没有关系,拐个弯儿就可以扯上来。每一次,父母都会痛彻心扉地问:你到底为啥拖着不结婚啊?
哄父母可能各有各的办法,真实原因到底为啥,智慧网友七七八八地从各个层面回应地差不多了——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
“我觉得没毛病,生活质量第一。”
“什么都可以自己来,另一半用来做什么”
“贫穷使我冷静。”
“不是婚姻不重要,是太重要…才不想随便对待”
“我不觉得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碰见情投意合的酒结婚,碰不到我跟谁结婚,结完婚互相折磨?”
……
其中最言简意赅的不过是:“就目前来看,结婚不会让自己更开心,所以为啥要结婚”。
所有的“苦口婆心”中最让“懒婚”大军低眉顺眼、甚至被短暂洗脑的就是其中的“为你好”,似乎不立刻转头去相亲就是没心肝、不领情。但其实,没有人会比年轻人自己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真的好。
父母、长辈对婚姻的执念从何而来?为什么他们视之蜜糖,年轻人却不急不慌?结婚到底,有啥用?就让我们根据最权威的定义、简明扼要地捋一捋——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6大功能:性爱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帮扶功能,关系功能。
“性爱功能”
显然,婚姻并不能作为是实施性行为的必要条件。
2014 年《小康》曾发布“中国人性健康”报告,与 1994 年相比,2012 年国人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提高了 30%,达到了 71.4%;温州市4所高校68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67.83%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山东省6000名医学生中有81.0%对婚前性行为现象的认同有不同程度的常态化…
不管是行为还是态度,其实不扯这些数据也完全可以直观感受到,我们的确在越来越坦诚、自由和开放地面对欲望。
“经济功能”和“帮扶功能”
工作的“铁饭碗”早已风化,婚姻也不再是稳定的“保障”(就且当做它曾经是过)。1990年-2016年,全国的离婚比例从8.41%上升至36.39%,即每结婚10对夫妻就有3-4对离婚。
与其把婚姻的“帮扶功能”当做是生活最后的底牌,不得不说,“懒婚”大军更愿意投资自己。
“生育功能”和“教育功能”
这正是年轻人拒绝结婚的重要理由之一。身边一对感情稳定、同居几年的老友告诉我:“可不敢结婚,结婚是小事,关键是结了婚父母就该接着催孩子了…”至于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着急要孩子,这又可以另起长篇大论了。
相对而言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轻人对儿童教育更加了解,也会愈加认识到父母需要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在自身经济水平和时间步调无法配合的情况下…… “我觉得养个狗子挺好的!”
“关系功能”
其实这是“懒婚”大军最感慨万千的一点。
在社交方式单一的过去,结婚的确会让你拥有更多的亲戚,从而可能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
但是,在这个有一万种社交方式的今天,我们的挚友可以以任何意外的机缘认识,再通过或长或短的时间滋养感情,这种深刻的“情感联结”有时甚至反而可以帮助我们应对那些“随机分配的亲戚”所带来的问题。
《哈佛大学75年研究成果: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讲到:充满冲突而没有感情的婚姻甚至可能比离婚还糟;和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联结更紧密的人更幸福;对于幸福感起决定作用是亲密关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要知道,重要的是亲密关系而不是建立关系的方式和对象,“真正有用”的亲密关系不一定通过婚姻来建立,甚至不一定非要是爱人。
结不结婚、啥时候结婚是表面矛盾,长辈苦口婆心的弦外之音是“结了婚你才会(更)幸福啊”,这种来源于他们生活经验的预判和担心才是主要矛盾。
以上对婚姻功能的所有“反驳”不是说婚姻突然就一无是处、不具有这些功能了,而是这些功能已不再是婚姻独有的优势,多数年轻人往往拥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满足自己、过得开心。
(作者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
作者:宝家怡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