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同济初级中学的学生在全天候风雨操场上篮球课
今天上午10点左右,杨浦区同济初级中学的一群学生正在全天候智能风雨操场练习运球,三层楼高的屋面隔绝了毒辣的阳光,下课后,大家还可以到旁边的学生阳光运动驿站更换汗湿的衣服——这是上海积极推进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一个典型缩影。
校长张晓明告诉记者,自2016年建成、使用风雨操场后,学生的体育运动不再受到天气限制,而学校的体育改革也步入了新的阶段。“现在这个操场可以抵御8级地震、12级台风,每逢下雨天或炎热夏日,学校便可通过智能化手段将屋面关上,可以说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由一间乒乓房和一间闲置教室改造而成的运动驿站则是一个多功能运动空间,学校特意在此配备了男女更衣室,同时这里也是学生运动、健身的场所。而乒乓馆、舞蹈房、跆拳道馆等室内体育场所,既可用于专项训练,也可以实现体质健康监测、体能测试等功能。
事实上,近年来市教委不断鼓励更多的学校积极开发和综合利用学校场地,增加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比如,在保证安全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维修等方式充分挖掘学校现有场地,开发楼顶或地下空间,开展“上天入地”校园体育场地试点,等等。
除了积极构建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和氛围,学生午餐也是保障、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为了让学校“好好吃、吃得好”,从这个新学年开始,食育工作“光盘行动”正式向全市所有中小学推广。根据要求,在做好安全教育并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各校可根据年龄阶段等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参与一定的食物分配、餐具整理等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同时,可每餐安排1-2名学生,在餐前宣讲食品安全、食材来源、营养、传统典故等,提高学生对吃好午餐重要性的认识,丰富知识,增进食欲。
▲长宁区天山路第一小学的学生在教室吃饭餐
在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学校便别出心裁地采用“首席品鉴师”的机制来具体跟进食育工作。据悉,这位“首席品鉴师”“品”的是“舌尖上的文化”,即围绕“食主题”和“食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鉴”的则是午餐自身的“色”“香”“味”“营养均衡”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角色并非仅指校长一人,而是采用“据事定人”的值日首席负责制——可能是校长,可能是其他行政人员,也可能是青年教师、家委会代表,甚至可能是非常懂“吃”的孩子们。
作者:朱颖婕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郑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