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家长之力,用在哪里?如何激发学习积极性?今年下半年起,上海市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10位知名校长正视教育中大众关注和争议的热点,以亲身体会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名校长公益讲堂,给家长带来哪些启示?
品格、见识比成绩更重要
在名校长公益大讲堂上,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与家长们分享了一个校园里学生私自拆装水箱的小故事。
在名校长公益大讲堂上,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与家长们分享了一个校园里发生的小故事。有一次,保洁人员打扫卫生时发现,在一年级的卫生间里有声音,一个孩子正在捣鼓水箱。老师问:“为什么私拆水箱?”这位学生说:“拆水箱,是为了研究水箱抽水的秘密。”后来,老师才知道水箱经常漏水,就是因为这个孩子总是私拆水箱研究抽水秘密造成的。
那一天,正好水箱里的螺丝帽掉进马桶里,无论如何孩子也装不上。事后,老师经过了解到,原来这名学生家里的马桶水箱是连体的,而学校的马桶水箱是分体的。除了拆水箱,孩子在家里也喜欢拆父亲的手表。简单的批评不能解决问题。和家长沟通后,老师肯定了孩子善于动手、善于研究的品格,学校也为这个孩子创设了更多科技创新平台。
“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要给他一种发现自己能力的空间,也要注意引导。”在吴子健看来,培养国际舞台上具有领导力的创新人才,就是要发展“全人教育”。对孩子成长而言,品格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面对多变的世界,如何让家长不为孩子的未来担心?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炜看来,提升孩子的见识不仅要“行万里路”,这是直接的经历,还要“读万卷书”,则是间接的经历。目前,教育系统特别提倡“研学旅行”,就是把“读”和“行”结合在一起。现在有些孩子因为一点点小事、一个小小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是父母朝孩子说了一句稍重的话,孩子就离家出走……万炜感到,这种“熊孩子”的本质就是见识短浅。如果孩子真的有见识,见识过人生中美好的事,见识到世界多么广阔,怎么可能不珍惜、不留恋?如何提升孩子的见识,他建议3条途径:一是行,即开阔心胸,更多地走出去看世界;二是读,广泛地阅读可以拓展认识领域,弥补很多不能亲身经历的遗憾;三是加强思考的过程。
亲子学习不打鸡血
名校长公益大讲堂就是希望为青年家长提供专业、权威的教育方法,进一步促进孩子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你愿意将心里话和谁说?是老师,是家长,还是小伙伴?一项针对分年级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心里话最愿意和同伴分享的比例随着年级逐步提升,也就是说,随着年龄成长,孩子会将自己的心里话和同伴分享,而不是家人。但更需要注意的是,有超过一成的小学生,对谁都不讲心里话,也不写日记。特别是男孩,不愿意讲述的比例明显超过女孩。
名校长公益大讲堂上,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与家长们分享了这一调查。在她看来,学校实施情感教育之外,在家庭,情感教育还体现在亲子聊天、亲子活动和亲子学习上。
现在不少孩子超前学习,家长也为之苦恼。学习的焦虑从哪里来?为什么学到一个地方就出现瓶颈,读不上去了?还有的孩子超前学习:小学时课外学习初中知识,到了初中提前补习高中知识,等读大学就开始看漫画了……吴蓉瑾认为,这是因为他没有享受到该有的童年。她对家长强调,亲子聊天,不要尴尬;亲子活动,不唯目的;亲子学习,不打鸡血,最终是要培育孩子具有仁爱、体谅之心,培养生活之趣,激发兴趣,爱护好奇心和专注力。同时注重情绪的自我感受,鼓励孩子真实表达情感,体验理解他人情感。
为青年家长提供教育之法
10位知名校长正视教育中大众关注和争议的热点,以亲身体会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
孩子在什么年龄阶段学到什么程度有规律吗?习题是否做得越多越好?如何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对待差异?怎样培养优良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为一生幸福奠基?今年下半年起,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敏,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宋庆龄学校校长封莉蓉,上海民办爱菊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原徐汇区向阳小学校长洪雨露等10位知名校长,从当前大众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热点出发,以亲身体会解答家长心中疑惑。
为了孩子,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也是所有校长的追求。名校长公益大讲堂就是希望为青年家长提供专业、权威的教育方法,进一步促进孩子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所有公益讲堂同步通过“青春上海”、“萌动上海”、“青春上海ACT+”等公号和网站进行报名,同步分享公益讲堂的信息图文和视频,让更多青年家长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