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煜清教授在给学生教授《人类文明与化学》课。(王丹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通讯员 王丹
现在的大学里,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学科之间更是泾渭分明。而在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缪煜清教授一直尝试打破学科界限,推动科学、人文、德育教育的融通。这位化学老师不仅是150余篇SCI论文和2篇ESI高被引论文的作者,也是汉英文字起源与比较、人类文明与化学史的“资深级”爱好者,他主讲的通识课 《人类文明与化学》 颠覆了化学在学生心中的传统印象,上至哲学的人类终极思考,下至化学微观世界里的奇幻美妙,都出现在他的课堂里。
有学生用“一旦上过,就很喜欢;一旦喜欢,再难割舍”来评价他的课。缪煜清教授认为,专业课程首先要用丰实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自觉担起学人应有的使命和责任,才能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打破学科界限,哲学问题出现在化学课堂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丹砂炉鼎,何成镍金玄圆?”这是由缪煜清在苏东坡 《水调歌头》 基础上改编的。这几句话印在了他设计的一幅东坡赏月图上,只是图中的月亮“非同一般”,它是用化学方法在实验室中合成的超圆镍合金微球,直径只有5微米大小,也就是A4纸厚度的十六分之一,肉眼几乎看不见,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如同一轮明月,惟妙惟肖。
“同学们,苏东坡眼中的这轮明月有什么特殊吗?”“微观世界是一个丰富的大世界,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胞、微纳颗粒等,都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科学魅力。”这就是缪煜清打开化学课堂的方式。
在缪煜清看来,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是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媒介,化学知识的学习是高层次工程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化学也是理学的核心组成,对工科和文科学生进行化学教育是培养其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人文教学中灌输化学知识,这就是缪煜清在学校开设 《人类文明与化学》课程的基本思考。
让学生不再被专业局限,感受探究的乐趣
“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缪煜清经常借用化学家傅鹰的这句名言。他说,化学植根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他们智慧。
多年来,缪煜清承担了 《大学化学》《人类文明与化学》《化学专业英语》等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社会责任的教育,这是缪煜清的课的“个性”所在。
比如,在上《大学化学》时,他经常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另外一扇门———科技哲学。在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战争武器等,都是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化学到底是好是坏?我们该如何应用化学? 缪教授会有意引发学生思考这些涉及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问题。这些“不经意”出现在化学课堂上的问题,让学生逐渐清晰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该恪守的理念、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应用化学造福人类。
“缪老师的课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让我了解到以前完全不知道的领域,让我不再被专业所局限,充分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一位听过课的学生这样评价。
建设好实验室文化,打造学生成才沃土
在理工科院校,实验室是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实验室就像学生成长的土壤,一个拥有好的文化的实验室能帮助学生养成优秀学术能力,同时也是开展课程德育的重要场所。”缪煜清的实验室里,除了有各类仪器设备,墙面文化、桌面文化、板报文化都非常丰富。
比如,实验室的每一面墙都被他赋予特别功能。一进实验室,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世界是一扇门,而非一堵墙”。实验室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学生各类获奖证书,另一面墙上,则贴满了他的科研教学获奖证书以及团队历年的科研成果,还有一面墙则贴满了各种剪报,包括缪煜清撰写的有关科学与人文、如何做科研等方面的思考文章。
实验室的每个房间,包括走廊,随处可见缪煜清创作的中英文化学小诗,在众多诗歌当中,他最爱的是“亿万星云漫卷,恒河沙数大千,以芥尽纳须弥,梵天更有梵天”这一首,因为它包含了化学、宇宙、世界、文化等不同角度的哲思。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就希望在无形之中引导他们、鼓励他们、鞭策他们。”缪煜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