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
“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课,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荷塘月色》,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境界中流连忘返。第二堂课我一走进教室,同学们就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北京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至今难忘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的经历,“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肯定。这一场景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一种动力。”
近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释了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他特别提及一点:互联网时代已然对学校教育的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的学习会怎样? 或许我们可以从先贤的一句话中获得启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真正的学习,从来都是一种自发的社交行为。在当今的时代,这古老的智慧箴言,越发真切。”
教育,要有爱和善
在翟小宁看来,学校应该培养善良而有智慧、和谐而有个性的现代君子;培养有信仰、有素养、有良知、有力量的未来人才;培养有道德心、中国魂、创新性、领导力的领袖型人才。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育应该“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重个性而尚灵明。不拘一格育人才,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一节高一的语文课上,翟小宁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 这一课。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对奥斯威辛那场灭绝人性的屠杀加深了认识,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
下课后,一位学生一脸凝重地对翟小宁说,“老师,这堂课我感触很深。有一点我不明白,我是喜欢音乐的,都说音乐对于人的心灵有熏陶作用,但那些纳粹士兵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却在杀害犹太人,丝毫没有良心的不安。”翟小宁回答道,“音乐确实对人的心灵有陶冶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信仰。一个信仰真善美的人,具有深厚的同情心,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心灵才会是善良仁慈的。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就不至于有灭绝人性的行为。”
第二天,翟小宁收到了这位同学的一封信:“那短短20多分钟的交流却比我十节课上学习的知识分量更重。令我感动的老师很多,但在您的课堂上,我想用一个比感动更崇高的词———幸福。在您的课堂上我真正感到幸福———事实上,您的语文课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和善......”翟小宁说,作为一个老师,这就是他更愿意传授给学生们的。
设立君子日,继承优良传统
据介绍,人大附中将每年农历8月 27日孔子的诞辰日设立为“君子日”,旨在寻宗追远,纪念先师,倡导理想人格,弘扬新时代的君子精神。“君子日”活动包括四项内容:君子风,以伟大的人格诠释君子精神;君子书,以灵妙的笔尖书写君子精神;君子思,以睿智的头脑思考君子精神;君子行,以实际的行动实践君子精神。
翟小宁说,君子教育,即培育现代君子。所谓君子,是有德行、有学问的人。有德行,即道德高尚。高尚的道德主要是指为人要做到仁义忠恕。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忠者,尽心竭力为人。恕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尽管君子之德林林总总,“仁义忠恕”的释义也繁多,但其根本在这里。
培养现代君子,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君子之德和君子之才的人。提倡君子教育,是守正与创新,一脉而相承。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当今时代一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学东进,中西方思想文化交合碰撞,逐步加深。在当下崇欧仿美的潮流下,我们要能做到心有定力,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既有国际视野,借鉴国际教育之精华,同时又有文化自信,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这才是正道,才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出路。君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这里!
除了诵读 《论语》 等文化经典,人大附中还致力于开展广泛的名著阅读活动,希望通过博览群书,让学生打开生命格局,提升精神境界,走向更加宽广丰厚的人生。同时,学校人还开设了系列国学选修课,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史、诸子经典导读等,为学生打开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献身公益是一门必修课
翟小宁说,良知是心中的光明,是存在于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在人大附中,成为志愿者,献身公益,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在人大附中,有一名学生在一岁半时被诊断为感应神经性重度耳聋,医生预言他将无法接受正常教育,智力也会受到影响。但因为他及时植入了人工耳蜗,并接受了语言康复训练,才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进了学校。十年后,当他作为人大附中的志愿者走进舒耘听力康复中心开展公益活动时,竟意外地发现,这里的校长,正是小时候帮助自己康复的老师。“我曾经是被关爱者,现在长大了,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知道,爱会创造奇迹。”这名学生激动地说。
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转折
“时代的更迭对人才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技术的革新重新界定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翟小宁看来,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具备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创新型全球公民,具备世界眼光且德才兼备的中国脊梁。
“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非移民,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极大丰富。在翟小宁看来,未来的课堂是基于跨学科整合、在真实场景下,以项目实践展开的深度学习。教学不是教师在讲台上的独舞,而是与学生的共舞;学习知识本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变成知识的建构者;小而精的高定制个性化学习会大量涌现。以讨论深化思维、培养思维,以为了解决真实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项目式教学和 STEAM 教学 (STEAM五个单词的缩 写分别 是:Science 〈科学 >,Technology 〈技术>、Engineering 〈工程>、Arts 〈艺术>、Maths 〈数学>) 就在眼前。任意时间任何地点与更多人的时时互动,将是未来因需求而上课的常态,基于三维空间整合的先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将逐渐更新现有教室等基本的学习环境。此外,数据驱动也势必对教学评价系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翟小宁说,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社交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三个方面。因为知识不再仅仅储存于课本、甚至因为网络的进步,有些知识,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学到时,就已经被更新。于是,从更多人那里了解到更多知识,让知识的传播途径更扁平有效,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最紧要的学习方式。
今后,学习不仅是学习者个体的自身行为,更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或游戏中才会更有效地发生。以教师为师,以人人为教师,是学习方式的根本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