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语文考完,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作文。其实,阅读也很值得谈论。从分值看,阅读甚至比作文更重要———目前,上海高考语文考试满分150分,其中阅读80分,作文70分。
那么,理想的语文阅读试题,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阅读题,不仅仅是考语用能力
一套阅读试题表面上看考查的是考生的语用能力,实质上考查的是考生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文化素养。
关于阅读考试,因其检测度低等因素,一直有一种声音:取消。
其实,这是因噎废食。阅读考试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考查的方式,引导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增强阅读能力和水平,其最终目标是促使考生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为文所化,由自然生命发展为文化生命,成为有较高文化含量的生命体,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可见,阅读试题的要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情感、思想、逻辑、审美、个性以及创造力。
从这个角度看,阅读试题真正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情感是否丰富、思想是否深刻、逻辑是否缜密、审美是否高雅、个性与创造力是否突出等。一套阅读试题表面上看考查的是考生的语用能力,实质上考查的是考生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文化素养。
当前语文试题的最大缺陷:因考点制题
上海去年废弃了考试手册,但“考点”并没有从课堂教学中撤退,相反对课堂的控制越来越牢。
何为考点? 简言之,就是考试要考查的知识点。
上海以前有语文教学要求,也称考试手册,从字、词、句、篇等角度对考试知识点做详细的说明。
在“知识点”教学盛行的时代,有人绘制了“语文知识树”,小树100多个知识点,枝繁叶茂的树近300个知识点。记得1990年代“语文工具性”大讨论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语文只讲“知识”是对语文的片面理解。也就是说,语文以知识为本而非以人 (的发展)为本,是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体现。语文不只是为人所用的工具,语文还是人自身。因此,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性质表达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但因“人文性”很难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文章阅读与写作教学又必须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因此,关于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具体可视可察的所谓“知识点”教学,就非常顽强地占据着语文课堂,自然包括语文考试。直到今天,在许多语文教师那里,当然更包括考试研究者、命题专家,在他们心中,语文就是“知识点”,甚至就是“考点”。也因此,绝大多数教师视考试手册为教学之本,根本不知其他,甚至不知有课程标准。
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依据考点命题,似乎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这样的语文逻辑中,就产生了两大类考点:一大类是有关文章内容的把握,即对文章具体内容与含义的概括与揭示,关乎文章“写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写”;另一类是有关语言运用形式的把握,即语言运用的方式、方法,所谓“词法”、“句法”、“篇法”是也,关乎文章“怎样写”。
表面看,这样的考题设置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它应当能够考查出一个考生概括与揭示文章内容与含义的能力的大小,应当能够考查出一个考生欣赏一篇美文的水平的高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不仅有实践难以企及理论高度的问题,更有依据考点制题自身的缺陷———
1.“考点”远小于“知识点”,必然将本来博大而千变万化的语文引向狭小的死胡同。
从目前的语文教育整体情况看,就算我们承认依据“知识点”命题的合理性,但绝对不能承认依据“考点”命题的合理性。因为“考点”远远小于“知识点”,“考点”只是“知识点”很小的一部分。
依据现在的课程标准,语文阅读涉及的“知识点”是相当丰富的,几乎所有涉及诗文阅读的知识都在其中。当然,学段不同,所涉范围及深浅也不同,总的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在逐步扩大与加深。小学低年级段主要是文字知识,高年级段有了词与句的知识;初中阶段增加了篇的知识;高中阶段增加了鉴赏与批评的知识。这只是知识范围逐渐扩大的粗线条勾勒,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很多、丰富得多,这里不能一一列出。但我们的“考点”却永远不变地就那么几个点。
以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考试为例,多年不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与作用,句子 (句群) 的含义与作用,段落的含义与作用,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与整合;考词语时,常考比喻义或指代义;考句子时,常考修辞手法与在文中的结构意义;考段落时,常考对比、衬托、例证等写作手法和描写、议论等表现方式及结构意义;考篇章时,常考首尾呼应与标题作用。
高考是指挥棒,你承不承认都是这样。既然你只考这些点,那我就只教这些点,这是功利至上社会的必然。今天的语文课堂格局越来越逼仄,与此关系甚大。
2.“考点”涉及的文章学知识只是关于文章的“共性知识”,必然将原本灵动神扬、意趣无限的个性文章变成木乃伊。
大家都知道,美文佳作是作家性灵生命的转化,经典之作都是时代特征与作家个性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独一无二性,因此不可替代,不可复制。而阅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受、理解、欣赏这些作品的个性,从而获得生命启迪,产生审美愉悦,形成文化本能。
但我们的阅读考试所涉文章学知识,是从千千万万文章中提取的“公因式”,是文章的“共性知识”,它是许多美文佳作都可能具有的语言运用的共性特征。如修辞手法之比喻、排比、反复等;如结构方式之总分、总分总、首尾呼应等;如材料运用之举例、引用等;如表现方法之描写、叙述、议论等。
正是这个原因,现在许多阅读试题的解答方式,变成了类似公式的套子,即所谓答题套路。如回答比喻的作用,一定回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回答图表说明的作用,一定回答“形象直观地说明了……”。
显然,这样的阅读考题,不仅阉割了文章的个性,更将无数美丽的却用共性知识不能解释的个性文章拒之门外。
在这样的指挥棒的指挥下,阅读教学课堂必然常常如人体解剖室,获得了相关的人体知识,却不会有情感的共振、思想的碰撞、审美的愉悦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当然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语文。
3.“考点”涉及的知识有一些只为考试而存在,走出考场即失去意义,与考生的语文成长、生命成长没有真正的关联。
无庸讳言,在长期的考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只有考试才有意义的知识,可称之为“考试知识”。
其实,现在语文课堂常讲的那些关于文章“怎样写”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为考试而存在的,离开了考试对学生就没有了什么意义,不仅不能真正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小,不能真正考查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下,对他们阅读水平和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没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与考生的语文成长、生命成长没有真正的关联。
因为学生必须不断地为考试而去学习这些知识,他们离真正的语文阅读渐行渐远,最后只能离语文而去。这也是许多学生痛恨语文的深层原因。
因文制题,或是破解困局的思考途径
“因文制题”不以考查考生是否掌握文章的共性知识为目标,而以考生是否能把握文章的个性特征为指归。
因此,高考阅读试题在其选拔功能中,应当融合阅读能力检测与阅读方向引导的双重意义。在笔者看,如果能“因文制题”,或可破解“因考点制题”的困局,实现阅读试题的真正意义。
所谓“因文制题”,就是依据文章的个性特征,从文章理解、欣赏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阅读的重点、难点,然后据此设计成题目,看考生能否把握这些重点、难点,能把握,表明其阅读能力强、水平高,反之则表明其阅读能力弱、水平低。
今年上海秋季高考阅读试题的第1题、第6题、第10题、第20题、第26题,均具有这样的特质。它要求考生用真正有用的知识而非为考试而存在的知识对文章的个性进行解读,考生的情感是否丰富、思想是否深刻、逻辑是否缜密、审美是否高雅、个性与创造力是否突出,就在他对“这一”文章的审美表达与文化阐释中得到检测。
“因文制题”因其依据文章的个性特征制题,所涉文章的共性知识考查必定为理解、欣赏文章的个性特征服务,因此将打破因考点出题的局限,不仅会大大扩展选文的范围,更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只要是切合学生阅读水平考查的美文佳作,都可作为考试样文。这样,学生的阅读视域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其阅读兴致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因文制题”若成为指挥棒,就可能将阅读考试引向考生“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文化素养”考查,将文章阅读引向文章个性特征的认知、理解与欣赏,将语文阅读课堂真正引向素质教育课堂。
为考生着想,要体现选拔高度
高考语文阅读为学生着想,就是要体现选拔的高度,让文化素养高的考生脱颖而出。
语文阅读考试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着想,是语文阅读考试不能忘记的宗旨。笔者以为,高考语文阅读为学生着想,就是要体现选拔的高度,让文化素养高的考生脱颖而出。从目前的试题制作看,下面三个因素影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设题逻辑不缜密。如今年高考题第14题,即属于此类。本题是对杜甫七言律诗 《野望》 的理解考查,题干为“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要求考生从所列四项中选取一项。A项为“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B项为“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C项为“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尘’切合‘望’字”;D项为“第七句中的‘出郊’ ‘极目’切合‘野望’”。答案为D项。
说实在的,这道题是让考生为难的。首先,从大前提说,杜甫的这首律诗是一首成功的诗,历代评价都很高,全诗五十六个字每个字都是“切合题目”的。因此,本质上说,无论怎么分析,都不能说哪个字不“切合题目”的。其次,就算机械地理解“野望”二字,“西山”“南浦”也不能说不是“野”字的具体表达,因此A项是不能说不恰当的。
题干指向模糊。今年高考题第11题和第15题属于此类。这里对第15题略作分析。其题干为“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初看指向是清晰的,但从考生的角度想,就眼前一片模糊了,因为杜甫这首诗表达情感的方法是很多的,仅从格律方面就可讲起承转合,讲平仄对仗,讲押韵,讲抑扬顿挫的节奏;而从表达方式方面又可讲写景,讲叙事;还可以讲用典,还可以讲炼字。如果这个考生有很高的古诗鉴赏能力,那他就真的苦了:他要把这些都讲了吗? 还是选取一点讲? 也许命题者会说,题干中有“全诗”二字,就是要从头讲到尾。我们是不是要想一想,这是一道5分的题,分配给它的时间只有五六分钟啊。这是不是太难为人了呢?
这里想要补充的是,前几年的高考题的指向一般都是很清晰的,还没有哪道题像这道题一样对考生的要求是这样的模糊的。
偏易。试题难度要切合考生的水平,有利于考生表达自己。但今年高考第二篇现代文阅读从选文到题目,整体上偏易,完全属于中考的水平,基本失去了其应有的选拔功能。
显然,我们期待逻辑缜密、指向清晰、难易适度的试题。这样的试题将有利于那些文化素养更高的考生脱颖而出。
高考语文阅读试题该长成啥样?本文所述只是个人的想象,期待有更多的同仁参与这一讨论。
文/黄荣华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