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荣幸,被同学们推选为“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感谢同学们,也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作为导师代表在这里发言,分享我的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回顾下自己的求学之路。我1984年进入原上海医科大学学习,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我的学术之路上,我的研究生导师宋后燕教授、博士后阶段的M.DanielLane教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阶段,我和宋后燕教授一起完成了我国高校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生物技术新药“重组链激酶”的研制开发,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该项目在1997年成功转让了2940万元。博士后期间,我在M.DanielLane教授指导下建立了独立的实验室,并且确立了脂肪细胞的研究方向,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我们始终处于国际前沿。
大学不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功能,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研究生教育上,大学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目前,国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势必就要在创新创业和“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论语》 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很值得同学们品味。我想说的是:当今社会,很多做科研工作的人未必真的热爱科研,但是,能把科研工作做好、做出出色成绩的,一定是对它充满热情、充满激情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给各位同学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胸怀大理想”。所谓“大理想”就是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以及国家社会的重大需求问题,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研究生阶段时间很有限,不过三年或者五年,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之中;要定位到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社会需要的研究坐标中,选取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夯实基础,逐渐实现你们对于人民、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是心系大问题。所谓“大问题”就是与民生利益休戚相关的问题,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前不久,中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是对我们医学专业提出的要求。其实,在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面前,任何专业都是一样,都要主动对接。
第三是做好大文章。胸怀大理想、心系大问题,落实在做科研上,就应该避免短视和苟且,不能为发一篇文章、获得一纸文凭而作研究。要明白,社会公众的利益才是最长远的利益;求真求实后的所获,才是最有价值的所得。“大文章”是在把握国际前沿、立足国家需求、从社会公益出发,对事关民生问题的研究。
作为研究生,“胸怀大理想、心系大问题、做好大文章”应该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做事方式。为此,读研究生期间,需要历练两方面的素质,去发现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第一是身体素质。研究生首先就要有吃苦的准备,学术研究是一种需要创造力、行动力的持续过程,对研究生而言就是智力、体力的持续考验。你们既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也要有能吃苦的体力准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足够的耐心、韧劲把研究推向深入。
在求学道路上,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不过他们做的不光光是一程程带路,更是一步步启迪。所以,我希望你们具备的第二个素质就是沟通素质。现在,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报道经常会被推送到媒体头条。有的研究生觉得自己是为导师打工,所以习惯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则因为课题进展不顺利跟导师产生摩擦。我既反感“老板”的提法,也反对“一言不合换导师”的情况。研究生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研究生“和”导师工作,而不是“为”导师工作。
科学前沿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导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导师和学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在共同完成国家课题的过程中,把握科学前沿,凝练科学问题,培养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中实现“师生共赢”。
从我的经历来说,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中能获得最快速成长的阶段,希望你们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锤炼学术意志,养成严谨又富创新的科学思维;关注国家民生,形成奋发并且踏实的工作习惯,相信这段学术经历会让你们一生受益。
(注:本文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