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教育联合体共享桃浦中学数字地理创新实验室资源。(普陀区教育局供图)
本报记者 钱钰
前天,曹杨二中教育集团挂牌成立。该集团由曹杨二中牵头,联合梅陇中学、民办兰田中学等十家单位,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聚集了不同学段、不同办学体制的学校,促进学校纵向衔接和优势互补。
近期,普陀区推进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创新举措频出:上周,该区依托华东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周边5所中小学、6所幼儿园和1所社区学校共建“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圈”,以期将周边学校打造成为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溢出转化的实验基地。至此,普陀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一环一园十街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已基本形成,“一环”即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圈,“一园”则代表曹杨二中教育园区,而“十街镇”指的是十个街道镇教育联合体。
一园:发挥高品质学校主体作用
在曹杨二中教育园区内,曹杨二中附校依托二中办学优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中的王伟娟老师和数学特级教师桂思铭都将自己的工作室基地设在附校,指导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今年普陀区一模考的语文测试中,曹杨二中附属学校九年级学生陆悦儿考出了134分的高分,全区23名130分以上的学生中,陆悦儿的班上就有两位。
园区内优质资源的共享,除了教育理念和成果的辐射外,师资的柔性流动更是动真格。一年内,集团内部共有35位教师进行了校际交流。去年8月底,曹杨二中语文教师黄娟华来到民办兰田中学“支教”,承担初二年级2个班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她的教学也深深刻上了二中印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教学外,她还在兰田中学开展了德育新实践———与高考改革接轨,将班级执勤、校内服务等活动纳入校园志愿服务时间,设计学生志愿服务手册,为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打下基础。
2015年,曹杨二中向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派出管理人员、高级教师、小语种教师、外籍教师共10余人,而另一方面,初中老师也得以走进高中,真切感受改革
最前沿的探索和实践。梅陇中学校长卫洪光介绍,高考改革后,在曹杨二中的指导下,该校进行了学科教学初高中衔接探索实践,初中老师走进高中课堂开展教学。同时,学校还借助曹杨二中的德语教学资源,向部分资优学生开设德语选修课程。对此,普陀区教育局局长范以纲表示,曹杨二中集团的建立,是一项创新举措。它突破校际壁垒,发挥区内高品质学校的主体作用。希望通过联合体内部的机制创新,带动发展相对薄弱学校和托管学校。
一环:凸显高校优质资源溢出转化
上周,普陀区教育局和华东师大共同打造“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圈”,该教育圈以华东师大为“圆心”,联合周边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学校组成区域性优质教育发展联合体。13家单位中,既有华东师大附小、华东师大四附中、华东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等与华东师大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学校”,也有怒江中学、金沙江小学等“非血缘学校”。
“作为教育资源集中的高地,华东师大周围应该形成一个教育生态体系,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中小幼、乃至社区学校。”华东师大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赵健说。
正是在华东师大的专业引领下,圈内的一所学校迎来了“华丽转身”。2014年新学期,普雄学校正式更名为“华东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简称“华外实验”)。一年后,翻牌后的华外实验就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往年,我们一年级的招生数大约是七八十人,其中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去年,对口生源竟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只能扩大至6个班,而且几乎都是本市户籍生源。”华外实验校长夏海萍说。
在范以纲看来,“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圈”的成立,将充分利用华东师大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将周边学校打造成为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溢出转化的实验基地。健全和完善华东师大附小、华东师大四附中、华东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代表的三种合作办学模式,推进环华东师大周边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