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在某方面有惊人的天赋。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能否帮助学生在其最具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万玮
今年寒假期间,最受关注的新闻就是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 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结果,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并于1916年发表。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战略家。
战略家是什么? 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想看,100年前,你提出一个理论,当时几乎没什么人搞得懂,100年后被验证了,人生最炫酷的事不过如此。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会说话和走路很晚,即便成年之后也有轻度的阅读障碍,直到他谋得瑞士专利局的小职员位置之前,他的老师都没有想到,他们教过的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和人在各个方面的差异是极其巨大的。多元智能学说告诉我们,人类有七种以上的智能,以其中的数理逻辑智能来说,普通人跟爱因斯坦根本无法对话。其他智能同样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超乎想象。学科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在某方面有惊人的天赋,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教育能否帮助学生在其最具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文明的冲突在家庭内部上演会让家长“失去孩子”
我在今年寒假里重读了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于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影响非常大,其核心观点是:未来世界的冲突不是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亨廷顿提出,所谓自由平等民主人权至上,只是西方文明的价值观,而西方文明,只是人类当今至少7种文明中的一种罢了。
我想强调的是,儒家精神以百年为单位来思考问题,这正是教育的节奏。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鼠目寸光,何其多哉!
这两年,国际课程特别火,很多家庭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但什么时候送出去,不少家长有困惑。有很多例子表明,过早把孩子送出国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家长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到西方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孩子过于年幼,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的文明,于是,文明的冲突在家庭内部上演。家长最终发现在文化上“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文明的冲突最终会导致身份认同的问题。即便拿了西方国家的身份,乃至融入西方文明,长着中国人的面孔,仍然会被当成华裔看待。身份认同的混乱会带来很大的冲突。
教育也是如此。我所在的学校(平和) 选择走中西融合的教育之路,从战略上看,就是应当坚持走中国基础教育的改良之路。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但一定要记住,我们培养的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要有传承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使命。
[NextPage][/NextPage]
全球化、中产化、信息化正加速上海教育格局转变
记得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转发过一条微信,主题是“学校在25年内即将发生的颠覆性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在就业需求方面更看重交际能力;第二,老师和家长都厌烦一味追求成绩;第三,人工智能使学生受益个性化学习。
在我看来,这三个变化不需要25年,现在正在发生。事实上,上海基础教育的格局在“十三五”期间将发生大的改变。走中西融合教育的双语学校将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追捧,一味追求应试的学校将逐渐被家长抛弃。
影响上海学校教育格局并使其加速变化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全球化、中产化、信息化。具体而言,全球化使得中国迅速融入世界,学生海外求学有了更多途径;中产化使得更多的家庭有经济基础为孩子在全球范围选择更好的教育;信息化则使得家长的择校更加理性。这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化学反应”,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巨大挑战。
除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外,信息技术成为一支单独的力量,对传统学校模式构成威胁。未来的学校会不会消亡,教师会不会大量失业,如果学生能够在网上学到所有的课程,并且所有的课程都是最好的老师授课,为什么他们还要到学校去? 信息技术能够改变学校教育,这一点已经成为现实。可这种改变是在多大程度上? 会不会取代实体学校,争论非常激烈。对此,我持谨慎怀疑的态度。在我看来,学校教育不能被信息技术取代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而个体不是机器,需要在有文化底蕴、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文环境中成长。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法历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就是 《兰亭集序》。王羲之在一个晚上和一帮朋友搞聚会,大家喝了点小酒之后吟诗作赋,然后有人提议说把做的诗编个集子,让王羲之写一个序言,这就是著名的 《兰亭集序》。据说到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看到自己的作品大吃一惊,自己居然写出这么好的字。他重写了一遍,不满意,再写一遍,还不满意,此后再也没有创作出达到《兰亭集序》水平的作品。
不妨假想一下,如果让机器来做,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人工智能固然可以完成工艺品的制造,但创作不了艺术品,因为艺术品包含了创作者的生命,作者在创作时的人生状态被注入了作品之中。这是冰冷的机器能做到的吗?! 未来的学校也是一样,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学生的精神、心理、个性的成长,将成为教育者关注的核心。
目前学校教育所缺乏的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未来教育往什么地方去,教育界人士也在热烈地讨论,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学校教育所缺乏的,或许正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我们学校的育人理念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的素养:工具与技能;兴趣与特长;文化与传承;视野与境界;挑战与勇气。同时,我们培养的人才也需具备“五自”精神,分别是:自主,自由,自然,自信,自省。
在我看来,自主是所有教育的核心,我们的学生终将离我们而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因此好的教育一定是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核心的,而非灌输与塑造。自由是人一生追逐的目标,从经济自由到精神自由。自然指的是真实,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学生需要真实地生长。自信与自省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真正的自信一定会自省,自省也能增长自信。
教育最终指向的是孩子未来的幸福。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家长与教师在焦虑,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我们的短视。有一次,一位家长咨询关于孩子升学的问题。他的孩子成绩不够理想。我劝他说,你还担心什么呢? 你想想看,在这个年代,你的孩子读大学总不会是问题,大学毕业之后凭你
的人脉,给他推荐一份工作不成问题。你所要考虑的,是你的孩子能不能把兴趣与职业相结合,在工作之后,是不是开心,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并且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过快乐有意义的一生。那位家长听我说完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头脑一下清醒了。
[NextPage][/NextPage]
创新的本质是破坏战略思维从改变思维开始
战略思维让我们看问题更清楚,那么,战略思维从哪里来? 这里简单总结了五点。
一是改变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尝试往高往远看,或者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尽量往后退,看事物的全貌。
梁漱溟1928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所做的演讲,主题是 《思维的层次和境界》。梁漱溟将思维分为8个层次或境界,分别是:形成主见;发现不能解释的事;融会贯通;知不足;以简御繁;运用自如;一览众山小;通透。可我们身边有一部分人,连第一层境界即形成主见都不到,因为他们是没有主见的,习惯于听别人讲,缺乏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二是专注。很多人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任何智力正常的人专注做一件事累计一万个小时,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一万个小时,以一天8小时,一年200工作日计,大约需要7年的时间。
三是忍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每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密码是不一样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等待花开。十年磨一剑,修炼的是技艺,也是人心。有的时候,看到问题所在,下决心刮骨疗毒,刮骨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坚忍就成为最为可贵的品质。
四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破坏。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不进行自我破坏,就会被破坏。破坏的过程是解构与重构,先将原有的结构打破,再建立新的结构。我们的家长有时会质疑我们的一些常规做法,其中有一些质疑我觉得是有道理的,那些常规也是需要被打破的,至少,值得拿出来讨论。
五是真诚。要真正“看见”并抓住事物的本质,需要真诚和诚实。我们提倡大家用真诚的态度,平和地探讨学术问题,打开自己的心扉。
当然,不能缺少的还有理想。在任何领域,总有一批为了理想而做事的人。如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为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
相关链接
洞察现行教育的“短板”
2015年,我们对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工作1一6年的毕业生开展大范围的调查,调查初衷是针对毕业生目前工作岗位对其能力需求,与所毕业高校重视的能力培养之间做一个系统的匹配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非正式能力 (包括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细节的能力、抗压与情绪管理、适应与变通能力、时间管理、责任心、团队合作、组织能力、忠诚度等)、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通识性能力 (包括批判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书写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外语能力等) 等三者之间,供需双方最不匹配的,即高校培养明显不足的是非正式能力,其次是通识性能力,最后才是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阎光才
(注:本文摘自光明日报1月5日刊文 《我们的教育究竟缺什么?》,有删节)
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个别化教育。我们很快将迎来转变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
▉伦理型教师。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努力。在备课活动中,老师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等的决策过程,处处都在体现道德的思考。
▉数字化技术。在网络教育的背景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同时共享优质教育的资源。
▉全民性阅读。碎片式、浅阅读也有有利的一面,要充分利用其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个体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文化判断力,并把这种阅读和纸质书本的深度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社会化融合。未来的教育,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是由社区、专家等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来实施的。
▉体验式校园。整个社会是学生开展体验的大舞台,但最为基础的舞台依然是在学校。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常生龙
(注:本文摘自 《今日教育》2016年第1期,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