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其内容和方法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而中华文化要真正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就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普及汉语为基础,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构筑海外中国文化传播的“硬基础”。
目前,中国主要通过孔子学院、“汉语桥”比赛、世界中小学生夏令营、网络推广等形式,开展各类语言文化推广活动,传播中华文化。这些活动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仍然存在着主观性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问题。如何在中华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方面更好地吸引受众,采取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但不失中华文化精髓的本土化形式,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尤其应紧紧抓住全球中华文化热这一机遇,创新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与形式。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的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区受众的特点和不同时期对中国信息的需求,用当地外国人听得进、看得懂、感兴趣的语言和文字及各种其他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汉语教材是关键。教材的文化元素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传播质量至关重要,但国际汉语教学中应选择哪些文化内容、应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这些问题都是在编写国际汉语教材、选择教法时应特别研究的。
但眼下的事实是:很多国际汉语教材因编写和出版年代久远,内容相对陈旧,与当代中国现实脱节。留学生使用这类教材,无法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而且,这些教材更偏重语言知识,相对忽略文化知识,缺少逻辑性和系统性,也缺乏文化应有的时代敏感度。因此,有必要基于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和长远需要,组织专业研发团队,编写出既能包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真实反映当代中华文化特色,简便易学、口径适度的应用型国际汉语教材。
此外,科学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科技创新思维首先是一种语言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种语言的世界普及方式与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一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对世界的影响,而科技创新成果则又可由此对一国语言和文化的国际推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汉语和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应服务于培养越来越多的世界科学家能用汉语思考,习惯用汉语表达创新思维,用汉语交流创新成果,进而培育并创建以汉语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科学语言之一。
中国政府目前非常重视留学生的在华安全问题,所以留学生在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相对独立:由专门的学院或机构单独为留学生组织教学,并住在学校专设的留学生公寓。这就无意中将留学生人为地隔绝在了最适宜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化环境之外。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一批留学生居于“象牙塔”一隅,更习惯与同胞或留学生朋友相处,回避或忽视与中国人的交流,忽视对中国文化与生活的主动体验。
因此,如何充分运用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加强校校合作,营造出既能“引进来”,也能“留得住”留学生的文化大环境,也值得政府和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研究。让留学生教育与社区文化开展良性互动,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模式。比如,创建“汉语国际社区”,作为留学生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孕育一批具有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外国“新人”。在条件成熟的社区,也可让留学生走进中国家庭,与市民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科学思维、执著入世与淡泊出世、关注已知与探索未知、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等“软文化”与“硬实力”和谐一致的文化。在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的今天,中国文化仍可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科技创新启迪。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创新元素,我们需要以世界所认知的创新思维和形式,讲我们的创新文化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作者为同济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