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恩炜
自9月25日《文汇报》刊登了《一个独立教师的自述:我为何辞职?》一文后,很多朋友通过各种方式,或鼓励肯定或提出合作意向、咨询相关问题——这让我倍感温暖。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并回答几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
“学法”研究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开展的呢?
我只能说个人的理解,所以,以下发言是很真诚的偏见:
所谓“学法”研究是以“‘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任务’中的‘学习’如何真实发生并优化的规律为对象而展开的研究。”
一般操作流程是怎样的:第一步,孩子进入自然正常的学习任务中;第二步,按照咨询的标准,观察了解孩子大脑中思维发生的过程;第三步,与最后效果、优秀过程比对,发现问题(孩子现状如何,理想状态如何);第四步,在孩子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进行设计,帮助孩子现场获得轻松学会的快感。
下面具体解释下:
以背诵单词为例,我调查过上百个孩子的背单词过程。
第一步,孩子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如:背教材后面的单词“deer[di藜]n,(鹿)”。
第二步,按照咨询的标准,借助“精确语言”、“读眼术”等技术观察了解孩子大脑思维发生的过程。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脑海思维发生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有的孩子是脑海中完全没有声音的,有的孩子脑海中有声音,是“D”、“E”、“E”的字母读音而没有完整的单词[di藜]这个发音,有的孩子脑海出现的是一个发音同“路”的声音,有的孩子脑海中先出现的是一头鹿的样子。
第三步,与最后效果、优秀过程比对,发现问题。所谓优秀,也是相对而言的。在上百例的案例中,确实有些英语学霸能轻轻松松背单词,1分钟背20个单词,顺利通过听写;也有背诵困难户,20分钟背2个单词,还不能通过听写;那么,我们就默认前者的学习方法比较优秀:看到单词,立马看到了一头活泼的“鹿”的样子,并在耳朵边同时出现了完整的、标准的发音[di藜],接着放慢速度,像KTV唱歌时屏幕出现画面与字幕一样,一头小鹿静静吃草,然后伴随脑海蹦出的[d]这个音,出现D这个字幕,出现[i藜]这个音,字幕出现EER这个字符。
第四步,找到孩子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进行设计。如很多孩子英语单词与中文意思不匹配,需要协助想象;有的孩子从来没有体验过发音与字母匹配的特点,需要反复比对体验;有的孩子没有学过音标,那就得专门学习音标……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用学法咨询的方式,了解孩子的独特之处。
关于不同学科学法研究的大量案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微信公众号“成为学习者”的往期文章。比如,每天都坚持看报纸,为什么写作还是提不高?咨询下来发现孩子阅读的时候脑海里只停留了故事的样子,没有停留语言的形式;数学我听着都懂,看着题目说思路也完全头头是道,为什么一做题目就错?咨询下来发现孩子读题时,只要大脑看到流程,看到书本哪一页(甚至能看到左下角有什么样色的图画)的公式,就觉得自己会了。但事实上,根本看不清晰公式的字母顺序;化学我没有兴趣,不想学,天天就喜欢做数学题。咨询下来发现,其实所谓的“喜欢”与“讨厌”,差异就在于一提起数学,脑海里看到的数学练习本是清清楚楚而且打开的,而一提起化学,脑海里的化学练习本是看不清楚并且合上的。
如此,一旦发现了孩子在学习某一个具体任务时的特点,对照结果或优秀的过程,基本上是可以找到这一学习任务设计时的起点与终点。接下来,就是设计学习活动、直接进行体验的过程。当然,中间会根据出现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辞职后,我和王宏老师一起开发的“学法”课程,是从针对个案的学法辅导走向面对班集体的学法辅导,是以课程的方式,协助全班同学学会观察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向老师同学提问以观察高手的学习过程。希望通过这样的基于“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学习方法基础上的学法培训,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不断了解自己与世界,不断自我调整。
如果家长要开展学法研究,怎么做比较好?
很难提建议。或者说在提建议之前,我更愿意把自己当做个案,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背景。
这样的学法咨询与研究,与我的个人特质和知识背景有关系。
我的个人特质是,充满好奇,喜欢记录。同事们会经常开玩笑模仿我的口头禅“咦,有意思!”似乎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我这里,总能引发一些惊讶之感。所谓喜欢记录是,喜欢用文字、图片、或者直接收集实物的方式,保存学生学习的痕迹(如草稿纸、演算过程等)。
我自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心理保健师,这几个培训对我在咨询过程的状态调整、语言格式上有帮助;我参加的神经语言程序学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培训,教育神经科学课程的学习,参与软件开发过程的体验,让我提高了对“大脑思维流程”的敏感度,同时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一味强调大脑之于学习重要性所带来的问题并由此产生警惕。我订阅超过两年的杂志有《心理学动态》、《心理学报》、《课程教材教法》;接着,就是学科知识。
以这样的经历,我想分享的建议是:
1、练习“惊讶”。
逼迫自己每天找到一次让自己“惊讶”的感觉,帮助自己让日常的细节闯入意识之中,提升对自己、对他人的敏感度,为后面实现对学习细微过程的关注做准备。最终可以练到面对一群人,同样大声读课文,有本事区分出每个人读课文的方法与效果的差异。以“成为学习者”练习群的每日练习为例,最近的几个练习题目是:感受身体的练习。“我的无名指和小指是什么状态?”、“什么时候眨眼?”、“深吸一口气,感受气流”等。
2、学会记录。
遇到很多家长,网络提问或者当面提问,问题很大很空。其实,从有效帮助孩子的角度,问数学的问题,就拍照或者录像“孩子真实的学某一数学任务”的过程。比如,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六年级,数学不好,怎么办?”这样的提问是属于没有记录基础的问题。没法区分出“我家孩子”与“别家孩子”数学学习方法的差异。我们主张用记录的方式来代替提问。就以刚才的问法为例,可改为:我家孩子做了两道因式分解,是先脑子里算,然后用笔写出来,第一道做错了,做完第二道后,自我修正第一道。后做了三道计算,也用脑子算,第三道对答案发觉错了,问是错在哪,答,漏了个负号了,附上照片。这样有图有文字的记录方式,就容易发生更针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讨论。我们的咨询师很快就给出具体回应,并也给了示范:从这个记录可以看出,孩子脑海里是缺乏程序的,不是孩子不知道,而是孩子依然和原来一样,同时在处理大量信息,出错就是自然的。我的建议是训练原来缺失的环节,就是公式在具体题目中的识别,然后傻瓜代入,运算的事情先不考虑。
3、学会请教。
成为一个学习者的状态,请教孩子是怎么思考的?在交流语言上下功夫。请教孩子,刚才是怎么想到的。请孩子教你怎么也可以这样做对题,或者就这样把题做错。做法可以是阅读书籍,并且一个指令接一个指令地练习体验。
关于学法研究,有哪些参考书目?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我觉得专业的回答,大家可以参考教育科学出版社“脑与学习科学新视野译丛”的总序,上面写得比较清楚。
其中《剑桥学习科学手册》(The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er sciences)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跳过的手册;《受教育的脑——神经教育学的诞生》这册总序之后的序言,也很有价值,帮我们梳理了从2003年梵蒂冈教皇科学院召开“心理、脑与教育”研讨会开始的学科发展历史。
国内学者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上海李正太老师,他的“手册”直接挂在“易谷”公司网站供免费下载;华东师大王小明老师的《学习心理学》;东南大学韦钰院士的博客文字。另外,华东师大周家仙老师的《教育神经学科导论》,在大陆的教育神经学科建设史上,肯定绕不开;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李金钊老师《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也写得很务实。记得华东师大高文老师围绕“学习科学关键词”出过专著。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学科,语文学科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北大刘世生老师的《文体学概论》及上海邓彤老师、江西陈金海老师;其他学科的学科思想,受易谷影响较大,其中数学学科,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华东师大李士锜老师的《数学教学心理学》。
整体而言,我个人的偏见是:国内的学法研究重视不够。以语文学科为例,我曾经在上海图书馆梳理过从2004年到2014年的中学语文界各大核心刊物,最后发现,除了《人大复印资料》,在后期开辟了一个“学生学法”栏目外,其他杂志无此栏目。当然,无此栏目不代表无此内容的文章,但栏目起码传递一个信号“学生知识”、“学法知识”,目前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以上,我只能说对我有影响的书目,肯定挂一漏万,也很希望有专家进行继续指导。但我实在忍不住想说的是,读法很重要。一本是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一本是上海易谷老师的“手册”。这两本书的读法是,对照着每一个指令,自己在生活中,至少实践体验一次。没有指向自己生活体验的练习,等于没有发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