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洵安
进入本世纪以来,与国内留学“低龄化”相随,不少教育机构也纷纷开办国际课程。
所谓国际课程教育,是指中国教育机构引进国外专业考试机构开发的课程,以帮助学生出国留学为目的开展的教育活动。
根据业内保守估计,到2014年为止,国内开办国际课程的教育机构已超过1000家。引进的国际课程类型也相对丰富,包括英国的IGCSE与A-Level课程,国际文凭组织的IB课程、美国AP课程、GAC国际预科课程,加拿大BC课程等。一般而言,我国实施国际课程教育的载体主要有三类:一是普通高中开设的国际部;二是非学历机构开办的“国际课程班”;三是部分高校开办的国际课程中心。
这些年,国际课程教育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须加以管理、规范。
国际课程:在多元选择和课程评价上有着显著优势
国际课程教育的引进,既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也是推动我国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完善我国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对于国内课程,国际课程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目标设置更为科学合理。国际课程的目标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更多的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结构和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选修课程很多,例如A-Level课程选修课程就有66门,这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而且除了课本的学习,参加国际课程的学生还需要参加社团活动,甚至研究性学习项目,这就能更多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充分发掘其潜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精神。第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更为多样化。相比于国内课程以结果为导向的注重单一的纸笔评价的方式,国际课程更为强调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因此国际课程的引进和在中国的实践,可以为我国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更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加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贸易、投资、文化、教育“走出去”战略,大量国企、民企纷纷涌向国际竞争舞台。在此过程中,急需大批国际化人才。所谓国际化人才,是指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
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下,国际化人才培养遇到不少障碍和阻力。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探索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国际教育一体化相衔接的教育体制。
相比于传统的应试为主的学校培养模式,国际课程教育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有可能及早探索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新人才的道路。
引进后未完成选择性吸收,“洋高考”应试倾向日益严重
虽然我国的国际课程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但当前仍存很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高中国际教育名目繁多,乱象丛生,缺乏行业标准和必要的监管。目前,除了专门招收境外学生的国际学校外,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留学服务公司等都在举办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班。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高中的国际课程班存在先天不足——中介涉足其中。从招生、收费、课程设置,到管理者引进、教师聘用、质量评价一手遮天,政府管理缺位,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国际课程大多由学校根据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利益自行引进,政府对引进课程的学校办学条件、课程内容、师资聘用、教学质量等无明确规定和具体指导,往往会出现“盲区”。一些办学条件好、质量高、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知誉度的学校也因此受到影响。
同时,公立学校的国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家长对国际部期待很高,公立学校国际部有很大压力,办不好会影响学校声誉。而且,这也会造成优质资源向国际部倾斜,影响公立学校普通班的教学质量,造成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有些有权势的家长纷纷争取公立学校国际部的有限名额,这也会影响教育主管部门的部分决策。因此,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应在政策上进一步受到限制。
其次,国际课程教育缺乏中国文化的元素,有“全盘西化”倾向。举办高中国际班的重要价值在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突破应试桎梏,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但是,自引进西方的国际课程体系以来,大多办学主体都是按照西方的教育评价标准,全盘引进或照搬国外现成的国际课程体系,缺少对引进的国际课程选择性吸收、借鉴、再创新的建设过程;引进的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缺乏融合,没有达到通过课程引进,推动课程改革、拓展高中生国际视野的目的。一些高中在探索国际教育中,存在照搬移植、全盘接纳的现象。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扭曲,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国际课程教育同样如此。目前高中国际课程班大多以申请国外大学为主导方向,大多数机构处于迎合市场需求的低层次办学阶段,每年招生时的最大“卖点”,就是已经成功的留学案例和数据。不少学校开设的国际课程大多局限于与升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其他学科或取消开设或压缩时间,存在严重的“洋高考”应试倾向,沦为出国留学的“中转站”。实质上就是为学生进入外国大学进行考前培训,相当于国外大学的“预科班”。在片面追求名校和学生的升学率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的培养。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人类的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时,个人的发展才是健康的、有益于人类的,否则,既违背了教育的本原、又无益于社会的发展。
引入第三方评估,推进“管、办、评”分离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程度,借鉴国际课程经验深化国内课程改革,促进我国国际课程教育的规范健康发展,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主管部门在加强国际课程教育的监管,确立国际课程教育规范办学标准等方面推出实质性的改革举措。
首先,融合中国文化元素,探索建立符合我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国际课程体系。国际课程教育要从全盘引进和复制国外国际课程体系模式为主,转向融入中国文化元素,集东西方教育思想精髓的符合我国本土价值观的国际课程体系。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参考新加坡的A-Level课程改革的经验。新加坡教育部与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合作,共同开发了适合新加坡的O-Level、A-Level课程。该方案提倡整体教育、向学生开放更宽的知识领域、提供更多的选择、谋求学生学术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新加坡的课程体系,批判性地继承了A-Level课程强调学术能力、严谨的教学和考试体系优势,更多地融入了东方教育理念。例如,新A-Level的目标首先是培养有正确价值观、责任感的人,这是新加坡基础教育的目标。同时开设了中国历史、中国通识(英文)、中国通识(中文)、中国语言和文学等中国文化的相关课程,很好的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国际课程中。
其次,加强国际课程教育的监管,确立国际课程教育规范办学的标准。政府需要确立高中阶段设置国际课程的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国际课程教材审查机制,规范国际课程教育的管理,将坚持中国文化价值观引导、中西优秀文化融合的办学方向纳为审核其办学宗旨和章程的必要条件。推进国际课程教育“管、办、评”的分离,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对国际化教育目的、国际化教育内容、教师队伍资质、办学水平、升学通道等多方面的评估,促进国际课程教育有序发展。
再次,植根中国土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转承点。因此,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立足国情,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把中国的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有机地融合进国际课程中,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
(作者为领科教育集团董事长,曾担任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