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上海交响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刘索拉创作的交响舞曲《大闹天宫》绮丽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驻团指挥张洁敏领衔上海交响乐团,搭档“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再现大圣传奇,将听众引入迤逦的天宫奇乐。
交响舞曲《大闹天宫》展现了刘索拉兼容中外、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该作以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为蓝本全新创作。这也是上海交响乐团继《天书奇谭》后,“现场交响+经典动画“的再度尝试,动画片中的水墨画、剪纸画、木偶戏等民族民间艺术,在鲜丽生动的配器映衬下,实现了美术和音乐的跨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语汇和方式向世人展示,用国际语言传递民族IP,以此纪念中国动画百年历程。
交响舞曲《大闹天宫》共分为九个篇章,从花果山称王到蟠桃盛会,从盗取仙丹到鏖战诸神。整体结构上借用中国戏曲的曲牌概念,随着故事的推进,新的主题千变万化。音乐风格上,大量吸收民间音乐传统,也注重当代音乐的趣味性和管弦乐队的交响性。不仅有钢琴、吉他、琵琶等乐器增添色彩,四位中国打击乐演奏家的加入,更是营造出了锣鼓喧天的震撼节奏,将齐天大圣翻江倒海的神力刻画得形神毕肖。而爵士元素的加入,则使整部作品在听觉上更显灵动。
“我在创作这部交响舞曲时,一遍遍地看当年的动画片,里面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把那种欢快的气息和无穷的力量传递给了我。”重病初愈的刘索拉每天只能工作1小时,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写,交响舞曲《大闹天宫》的创作前后历时8个月,这其实也是刘索拉自己讴歌生命的一次舞蹈狂欢。“交响舞曲《大闹天宫》的音乐和动画是严丝合缝的关系。场景换了,动作换了,音乐就要跟着换,写的时候从来不会沉闷,动画片里的角色都特别可爱,在你感觉到无助、困难的时候,看到这些小生命在画面里翻跟头,就能感受到一种生命力。”
之所以选择交响舞曲这个体裁,是因为刘索拉感叹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跳舞了,要跳也是跳西方的节奏。“其实中国的民间音乐中有丰富的节奏,只可惜今天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想让年轻人跳起来、感受欢乐的刘索拉受到动画片的启发,用音乐关联起中国传统民间节奏和中国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希望给年轻人带来一听就想跳舞的冲动。”刘索拉说。
昨晚音乐会开始前,北京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席余隆、艺术总监邹爽一同向刘索拉颁发了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特别荣誉奖。余隆在致辞中说,“刘索拉女士在过去的四十年间持续创作了大量备受好评的音乐作品,她像一个音乐的精灵,不但自由穿梭于歌剧、舞剧、音乐剧、交响乐和影视音乐等不同体裁,也从容翱翔在古典、爵士、摇滚以及中国民乐等多元风格之中,她吸收音乐世界中的一切营养,并将之融合锻造为浑然一体、个性鲜明的艺术表达。让中国的音乐爱好者,进一步认识了现代音乐的无限魅力;更让世界乐坛了解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对传统的创造继承,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