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
有书 编著
天地出版社出版
面对心理学书籍中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很多读者都会被劝退,加之心理学流派众多,普通读者实在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本书从亲密关系、个人成长、人际关系三个维度串联起48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吊桥效应”“刺猬效应”“杜根定律”“鲁尼恩定律”……让读者在围观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中不知不觉读懂原本深奥的心理学。
>>内文选读:
为什么人们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苛刻
一项调查持续了30年,调查者在2014年发表了研究成果:比起陌生人,我们对那些和我们亲密、亲近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认为,婴儿参照父母给定的方向逐渐塑造了自我观。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给孩子的正向反馈多,孩子会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会逐渐塑造他的自尊。而一个缺爱的原生家庭就容易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情感创伤。有心理创伤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后会在潜意识中期望对方可以疗愈自己。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很有爱,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犯这种错误呢?因为情感忽视无处不在。我们的需求被父母粗暴地拒绝,我们的情绪不被父母理解。在我们小时候,这些事情很容易造成情感创伤。对亲密的人苛刻,导致的结果就是:亲密的人被伤害,而我们往往会后悔自责。很明显,这不是我们的初衷。那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1. 每周跟自己对话一次,觉察自己内心的创伤。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对亲密的人苛刻,大概率源于我们内在那些未被疗愈的情感创伤。你要去察觉它才能疗愈它,那又该如何做呢?建议你每周挑选一个时间段,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环境,和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我心里有什么烦躁和痛苦的事吗?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它来源于哪里?伴侣该为此负责吗?如果我的焦虑不安跟他无关,我这样对他是不是在让事情变得更糟呢?我内心的渴望是什么?我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渴望?每周觉察一次,你对自己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清晰。下一次在对亲近的人发火之前,让自己先缓三分钟,告诉自己这些怒火暂时先不发作,先等这周与自己对话之后再做决定。
2. 感情中少一些控制和强迫,树立恰当的界限感。“界限感”是近几年心理学界的热词。任何关系想要良好运行都少不了恰当的界限感。婚恋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莫不如此。人们往往会在亲密关系中犯错。“因为你是我亲近的人,所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对你的要求都是为你好,所以你应该听我的。”这就是情感勒索和情感操纵的逻辑。真正良性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亲密有间”的:我们既亲密,又保持距离;我们既相互扶持,又各自独立。所以,少一点控制和强迫吧,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让彼此自由做自己,这样两个人才能拥有并保持和谐的亲密关系。
3. 用更科学的方式沟通,用成年人的方式表达需求。我们对亲密关系苛刻,本质上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为何要用这种孩子式的方式表达,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方式来表达呢?为什么说这是孩子式的方式?因为孩子才会在要不到糖果的时候大哭大闹。我们现在虽然不会像孩子一样倒地打滚、大哭大闹,但我们对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的应对方式同样是通过胡乱发泄让对方就范,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何为成年人的表达方式?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拐弯抹角。“你不接我电话让我很伤心。吵架之后我特别希望我们可以沟通,而不是情感隔离。我很需要你在这种时候告诉我,虽然我们吵架了,但你依然很爱我。”这就是在表达真实需求。我们只有看到了真正的自己,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让亲密关系更加和谐。
亲密关系之旅实际上是一场发现自我、疗愈自我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始终保持对自我的观察、觉知和修正,你不仅能收获一段幸福的亲密关系,还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者:有书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