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杂技团为创排新剧《天山雪》研发的杂技新节目。(均上海杂技团供图) 制图:李洁
杂技剧《战上海》持续演出,《时空之旅2》驻场不停歇,这两年,上海杂技人用一台台原创精品不断刷新舞台界对于杂技的既有认知、拓宽着杂技艺术的内涵。眼下,上海杂技团马不停蹄投入又一部全新作品——杂技剧《天山雪》的创排中。这部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杂技艺术讲述一个发生在上海与新疆两地三代人的故事。主创希望通过截取几个不同时期的真实历史片段,展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等地援疆和文化润疆的成果。
如此宏大主题与漫长时间跨度,不必说是刚踏上叙事探索之路不久的杂技剧,就是其他长于说故事的艺术样式,也要感叹是块“硬骨头”。但上海杂技人自有特别底气。这份底气便来自现实生活里,上海同新疆切实的交流合作成果与随之结下的深厚情谊。2010年,上海市马戏学校(以下简称“马校”)受自治区文化厅和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委托,遴选60个孩子来到马校学习。2017年,他们中的40多人带着上海杂技团的“看家”绝活和第六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节金奖毕业回到家乡,服务边疆观众。五年后,“雏鹰小队”又回到上海集训,与昔日上海同窗合作,以“戏中戏”的方式,再现他们拿下世界顶级大赛金奖的节目,于台前幕后谱写民族团结的当代新篇章。
铺展跨越70多年援疆、文化润疆的历史画卷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屯垦戍边,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青年投身边疆建设,再到中巴公路的修建,一直延续到新时代上海新疆两地杂技人深化文化教育合作,在主创的构想中,《天山雪》将徐徐展开一幅跨越70多年的援疆、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
如果按照一般杂技剧的创排节奏,《天山雪》距离明年1月试演有着相对充裕的准备时间,可上海杂技团这次却早早启动了节目排练。这是因为,相比此前《战上海》《时空之旅》系列作品在现成的杂技节目找到能够服务剧情叙事的连缀成篇,这一次上海杂技团选择从零开始研发节目,以此更好地为剧中情节服务。上海杂技团艺术指导俞亦纲举例说:“就拿讲述解放军屯垦一段来说,我们在杂技传统技艺‘顶技’的基础上,研发单手顶的新杂技语汇,不只是对屯垦劳作动作的简单模拟,也展现杂技力量之美。”
在俞亦纲的预想中,更具视觉震撼的则是讲述中国军民援建中巴公路的段落。他翻开一本画册,向记者介绍:“为修建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跨越边境线的公路,牺牲了800多人,其中也有我们上海的援建者。就是这样一段血肉铸就的公路,打通中巴经济走廊,也是如今‘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为讲好这段故事,杂技团特别研发立绳、空中吊子飞人等技巧,将修路中频繁遭遇雪崩的真实事件艺术化地搬上舞台。
而这样大规模的创新创造,在国内杂技界尚属首次。这意味着,如能最终啃下《天山雪》这块“硬骨头”,不仅意味着中国杂技在表现题材内容上有新的突破,也意味着我们在杂技剧创作课题中迈出更具突破性一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一定要在创作中有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什么是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就是要有引领中国杂技的愿景,用创新创作展现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亮出传统的艺术精髓、亮出中华美学风范、亮出鲜明价值底色。”上海杂技团党委书记米文锦说。
从“为祖国夺金牌”到“为上海排好一出剧”
因为参排《天山雪》的契机,00后新疆杂技人回到上海母校。与老师蒋松贤重逢,买尔旦的上海话脱口而出。谁能想到,2010年来沪时,别说是上海话,买尔旦连普通话都听不懂。这次回来,他不仅没丢下“第二家乡话”,普通话也成了同伴中最标准的一个。最让老师感慨的是,当年这个个子最小的小毛头,如今长成了一米八三的大小伙。而这一边,蒋松贤已经年过古稀。买尔旦动情地说:“当年蒋老师本来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可接到培养我们新疆学生的任务,在学校一待又是六七年。这次回来,老师已经70多岁了,为了帮我们重新把抖杠技艺‘拾’起来,天天往返于家校。”原来,回到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的这群杂技新人,演出任务和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天山“文艺轻骑兵”,他们辗转于南疆北疆各地为基层百姓服务,鲜少有机会演出当年拿下国际金奖的《天山雄鹰》。再加上身高体重的变化,雄鹰要在杠上“展翅翱翔”,买尔旦和同伴压力不小。
他们中的“老大哥”迪力亚尔却乐观不少。2015年,他和同届的新疆同学完成一台杂技晚会《阳光梦》。演出间歇播放的VCR里,当被问及有什么梦想,“初生牛犊”的他许下宏愿,要和上海的师哥师姐一样,“有一天能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夺得金牌”。谁曾想,两年后愿望成真。在母校的推荐下,他和买尔旦参演的抖杠节目《天山雄鹰》被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大赛选中前往摩纳哥演出,谢幕时摩纳哥王室成员在观众席带头起立鼓掌。因为这段经历,迪力亚尔笃信,再度许愿《天山雪》顺利演出,也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愿望看起来变“小”了,可实际排练难度却变“大”了。来沪两个月,闲不住的他几乎无暇去“打卡”上海最新的网红地标,哪怕周末也安心泡在排练室,不是训练节目,就是提升体能素质。在这群新疆青年杂技人看来,用心排好这段节目,“不拖后腿”,就是对母校、对上海培育的最好回报。
10月16日,在青年队副队长米里夏提·尼加提提议下,这四个新疆00后青年杂技演员自发聚在马校宿舍,用笔记本电脑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尼加提说:“第一时间收看,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作为青年基层文艺人深感责任使命重大。”
正聊着,蓄着络腮胡的迪力亚尔,露出了孩子才有的羞涩憨态,央着俞亦纲给他找找当年“许愿”的那段影像重温。看着这群“一手带大”的孩子成为边疆剧团的坚实力量,俞亦纲的眼光柔和下来,“还记得当年毕业演出结尾,看着他们戴着红领巾用普通话唱起少先队队歌,台下好多上海老师都忍不住流下眼泪。文化润疆,不只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与技艺,更是希望他们把这份民族团结的情谊带回边疆,延续下去。”
作者:黄启哲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