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昨今两晚,上海芭蕾舞团“传家宝”——芭蕾舞剧《白毛女》在湖南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连演两场。熟悉的曲调回荡在剧场,引领观众回首往日岁月;“北风吹”“红头绳”等经典舞段再现舞台,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20天里,上芭还将携《白毛女》赴武汉、西安、呼和浩特、榆林、银川等城市进行巡演。
这部实现了中国芭蕾舞剧“从无到有”划时代进程的经典作品是如何诞生的?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受到当时戏曲界纷纷排演改编或新编现代戏的影响和启发,决定将久演不衰的歌剧《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在上海舞蹈学校第一任校长李慕林的领导下,成立了编导胡蓉蓉和作曲家严金萱等人组成的创作小组。从反复观看同名电影,到着手适宜于芭蕾表演的改编,从剧情到音乐再到编舞,最终创作小组拟定出“先片断,后全剧”“边试验演出,边修改提高”的总体方案。经过4个月的创作和排演,芭蕾舞剧的最早雏形——由蔡国英、顾峡美等主演的小型芭蕾舞剧片断《白毛女》,在当年5月的“上海之春”文艺汇演期间进行了实验性演出。通过芭蕾演绎富有浓郁民族特色舞剧情节的崭新尝试,引起观众强烈的感情共鸣。
芭蕾舞剧《白毛女》流传半个多世纪,它既运用了西方芭蕾的语汇,又吸收了大量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音乐上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器乐相结合的形式,吸收了大量华北地区民歌为素材,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今天,上海芭蕾舞团延续着红色情怀,推出了《闪闪的红星》《宝塔山》等原创芭蕾舞剧,不断探索芭蕾舞剧中国美学的全新表达与呈现。
对上芭人来说,这部“传家宝”作品是初心,是血脉,是情怀,每一代“台柱子”都要经历《白毛女》的考验。在长沙站巡演的舞台上,扮演“喜儿”的是23岁青年演员冯子纯,00后演员郭文槿饰演“白毛女”一角。
“2019年6月26日,我在国家大剧院第一次登台跳‘喜儿’,一辈子都忘不掉。才站到侧幕条,我的心口怦怦直跳;等大幕一拉开,反倒不慌了,心里只剩下角色。”冯子纯回忆,当时的舞伴是上芭主要演员张文君,“君哥很有耐心,一直陪着我练,还给我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含义”。“老带新”“戏带人”是上海芭蕾舞团的艺术传统,郭文槿的戏是首席演员范晓枫手把手教会的。在团长辛丽丽和排练老师钟闵的指点下,年轻演员一点点学习动作表演,一步步走进角色的心里。“随着剧情展开,最初天真可爱的喜儿变得越来越坚韧,那股劲儿简直要冲破甜美的外表。每次在舞台上演绎情绪剧烈变化的过程,我都觉得过瘾。”冯子纯说。
作者:宣晶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