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姆医生:如何理解医学》
[英]哈里·柯林斯 [英]特雷弗·平奇 著
雷瑞鹏 译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西方神话中,“勾勒姆”(Golem)是一种人用黏土和水以及符咒造出的人形傀儡。它强而有力,力量与日俱增。它遵从命令,为主人工作,并且保护主人免受敌人的威胁。但它也是笨拙和危险的,失去控制的勾勒姆也许会以它巨大的力量摧毁自己的主人;它是一个粗野的傻瓜,既不了解自己有多么有力,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笨拙和无知。
科技与社会(STS)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英国社会学家哈里·柯林斯和特雷弗·平奇将“医学”比作“勾勒姆”——一种具有不确定性、充满善意却又笨拙的造物。在二人合著的《勾勒姆医生:如何理解医学》一书中,他们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阐释医学作为“科学”与“救助手段”的两面性,以及面对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健康问题和不甚完美的医学,没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医学界与普通民众在措手不及中一起应对未知的疫病,种种迫切需要答案的难题一一摆在眼前,所有人都在目睹死亡人数增加的心惊中企盼突破性的医学成果与万全之策。从定义一种新型病毒到寻找有效的对症之法,从医学临床研究到大众科普,从治疗到防疫,人们实时追踪最新医学研究,刷新认知,不仅是对于某一种疾病、某一种病毒从零开始的了解,也是在重新理解“医学”知识的建构,以及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日常医疗决策。柯林斯与平奇的《勾勒姆医生:如何理解医学》由芝加哥大学于2005年首次出版,十七年之后,经过译者雷瑞鹏老师修订的新版中译本全新上市,并特别收录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一方教授的导读,书中提出的八个案例、观点与分析之于当下依然引人深思。
安慰剂效应、冒牌医生的现象、对雅皮士流感等有争议的疾病的界定与诊断揭示了现代医学临床研究与实践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替代医学治疗、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疫苗接种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作为病患个体短期救助手段的医学和作为人类集体长远发展目标的科学的医学之间的区别。扁桃体切除诊断的困难、艾滋病临床研究中病患团体和研究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则分析了医患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建构。
医学研究、新闻报道、患者自陈、社群讨论,各种来源的信息都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判断。在书中,作者没有针对某个微观的医学问题给出非此即彼的化约答案,更没有站在医学的对立面,正如柯林斯与平奇所言,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更多‘关于科学’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会提供确定性,但可以增强判断力”。
▲电视剧《良医》剧照
>>内文选读:
作为科学的医学与作为救助手段的医学
每个人都会得病,每个人都终有一死。如果医学科学是完美无缺的,那疾病会越来越少,面对死亡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转圜余地。就算不能逆转衰老过程,医学科学也应该有能力防止疾病和受伤造成的早亡吧?但现实比这糟糕。总体而言,医学科学对此没有多大影响。另外,对人群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医学在延长平均期望寿命方面没有多大贡献,饮食、卫生条件和生活方式有更大的影响。一句话,医学对延长人类物种的寿命基本上无能为力。如果医学的能力如此有限,由此会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既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直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税收中的多少应该投入医学研究?我们是否应该继续给癌症慈善基金捐款?当资金投入发展中国家卫生设施建设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时,给器官移植投入巨资是否合理?这些是大问题。“小”问题是:面对正伤害我或威胁我生命的这种疾病或伤痛,我该怎么办?今天的疫苗接种是否将使我孩子的健康处于风险之中?当每种治疗方案都被说成是治愈我的唯一方案时,我应该选择哪一种?我的症状是“身心失调”导致的还是“真的疾病”引起的?当然,当你是那个需要问上述问题的人时,“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为了避免混淆大问题和小问题,我们必须记住,医学不是一个层面而是两个层面的:如同其他门类的科学,医学是一门科学,但它也是救助手段—在人们痛苦万分时减轻疼痛或提供帮助的手段。医学的两个层面经常相互冲突。冲突的一个方面是紧迫性:作为科学的医学必须想方设法得到正确答案,不管花费多长时间;而作为救助手段的医学必须当下就给出答案。另一个相关方面是“受苦的个体”:尽管医学科学在延长人类整体的期望寿命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它仍旧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体在备受煎熬的时刻能够获得的救助手段,在这种意义上它是完美的。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长效的医学科学而是短效的解决办法,至少是希望。也许从长远来看,我们将从作为科学的医学中获知更多,从而对大问题和小问题都给出答案—我们将在第一章中解释这意味着什么,并且在结语中还会提及这一点—但同时,大问题和小问题经常相互冲突,每次冲突在其特定情境中都有特定的意义。
冲突源于,给个人的希望可能损害作为科学的医学。这种希望能促使资源从可能带来长远进展的研究活动,转入到短期便可收益、但疗效并不确定或只是假象的症状缓解措施的开发。哲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经论述过,一个人应该打赌存在一位拯救之神,因为赌错的代价很小;反之,若打赌拯救之神不存在,赌错的人就要遭受无尽的地狱之苦。我们可以用卫生保健去替代医学版帕斯卡赌博中的拯救之神:对个人而言,在赌博中和帕斯卡站在一边,不管胜算多么渺茫,对个人疾病的治愈下赌注都是可取的,因为另一边就是死亡;同样对医学科学而言,为了长远的集体利益,下与个人利益相反的赌注,也是可取的。这种冲突构成了本书的主线:作为科学的医学与作为救助手段的医学的冲突。换种方式说,就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或者说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冲突。我们相信,如果理解这种冲突并且知道如何解决,那么原本困惑的个体应该发现,做出医疗判断并不那么困难。
作者:[英]哈里·柯林斯、特雷弗·平奇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