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寄出。秋季新学期,7名新生将进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开启崭新的求学之旅。
据了解,非遗学科作为文化遗产研究的分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及其历史、风俗、审美方式、价值体系、传承人群,以及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混融交叉,集理论研究、田野调查、保护与管理等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
2021年秋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设置全国首个非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冯研院培养的非遗学科硕士生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计划在3年内招收30名研究生。已录取的首批7名学生均为择优遴选的推免生。
对于非遗学科硕士生的培养,院长冯骥才尤其重视田野教育:“田野是非遗学最重要的工作场域和方法。只有具备深厚的田野功力,才能与民间文化共命运。”为增加学生的田野实践机会,并将教学与地方文化现实的需要相融合,冯研院正在传统村落遗产资源丰富的浙江西塘和木版年画最重要的产地天津杨柳青,分别筹建实践基地。
为做好学生的入学和培养工作,冯研院组建了一支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成立了非遗学科的教研中心,建立了汇聚全国重量级专家学者的学术委员会和教材编写委员会。此外,还展开了一整套专业课程建设,基本确定培养方案,正在加紧编写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
来源:综合自央广网、人民网
图片:来自央广网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江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