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寻羌:人与神的悲欢离合》
高屯子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出版
“5.12”地震让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因羌寨破坏严重,2009年,200多名夕格羌族居民离开家园,迁徙至邛崃的南宝山定居。出生于阿坝州松潘县的摄影师、纪录片导演高屯子带着摄影机踏上了一段“寻羌”之旅,10年间,沿着夕格羌人的足迹,摄制组走遍高山深谷、城市乡村,用照片、文字、图像记录下他们的迁徙与回归。灾难之前,一代复一代的羌人何以坚韧地生活在这片艰险贫瘠的深谷高山?灾难之后,他们又处于怎样的心灵状态和生活处境?本书是这段记录的纪实文学呈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自序(节选)
现实与理想叠化而成的影像
因一场大地震发起“羌绣就业帮扶计划”,因“帮扶计划”来高山羌寨。没想到,我与夕格羌人、与释比贵生一家就此结缘,并用10年的时间去纪录他们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生活;纪录他们大灾之后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9年后回归故乡祭拜祖先的悲壮历程;没想到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的悲欢离合,会让我如此感概万端、揪心动容;更没想到,我的生活式样与拍摄方向,会被一群原想去“救助”、“帮扶”的高山村民改变,内心的长养反受到他们的救助和帮扶。
▲贵生身背羊皮鼓,向世代居住的山寨,投下最后一眸
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大幕下,多少雄霸天下的帝国、霸主,早已灰飞烟灭,而对人类的思想智慧、人生态度、生命情感形成深刻而持久影响,绵延至今并启示着未来的,却是不断迁……
“回到乡土,回到来处!”我思索着耳边的声音。也许,越是现代的病痛,越需要最古老的方法来对治;越是最现代的焦虑,越需要最乡土的温情来抚慰;越是现代的危机,越需要最原初的智慧来化解。农业文明需要追求民主、创新、效用的工业文明注入生机、活力,工业文明、互联网文明同样需要崇尚统一包容、敬天爱人的东方文明给予启迪、修正。“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这是历亿万不变的法则。“礼失而求诸野”,这是先贤留给每一个文化转型当口的“锦囊”。也许,最伟大、最温暖的智慧,并不存储于追求资本增值、科技发达、理论翻新的金属硬盘,而是蕴含在乡土之间,深藏在生命的来处。
每一个人都需要与天地有一个精神链接,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天地化育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与祖先有一个情感沟通,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祖先延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与先贤有一个思想交流,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是先贤传承的。万物变化不息,时代更替不止,但人与天地祖先的因缘,历亿万年也不改易。今天,我们身处全球化进程加速,科技飞速发展、理论随时翻新的时代,在亨受着物质极大富有、生活极其便捷的同时,我们是否失去了与天地祖先的情感链接?失去了感恩与敬畏的能力?失去了深远的生命背景和深厚的情感依靠?是否外表光鲜、知识丰富却意志脆弱、内心孤独?今天,我们同样“迁徙”于国与国、城与城、城与乡之间,我们何以为家?如何心安?内心渴望的许多期许,也许,都能在夕格羌人迁徙与回归的故事里,能得到回应与思考。
我感到,这是一种启示,是我一直寻觅的表述语言,在向我发出召唤!
我感到,仅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图片摄影,它的语汇还可以更加丰富;它完全可以勇敢地站出来,以主人翁的姿态,带着文学的思考,图片的表现,影像的纪录,与我携手同行,去表现大地震之后的中国羌人。
我感到,我必须马上回到羌寨,不仅是夕格,不仅是汶川,还有岷江上游、湔江上游所有羌人居住的深谷高山。
在之后的10年里,严木初、华尔丹两位藏族摄影助理,先后随我一同见证,一同以图片、文字和纪实电影3种语言并行的方式,纪录了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多名羌人耕种劳作的生活状态……
▲不要犁了!喊我们搬家
通过我的讲述,你也许会发现,中华民族的许多古风雅俗,往往靠着一群边远乡村的农民在保存和延续。
通过我的讲述,你也许会发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己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并不注定永远消失;那些正在流行和横行的,并不一定益于人类长久的福报。时间无有终始,当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关怀,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危机与困顿时,也许,我们可以在流淌的光阴里,能找寻到给予我们启示的远古歌谣。
我只是想向这个世界平静地讲述: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大地震之后,在岷江上游高山羌人的生命里,还流淌着远古歌谣的余音;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坚守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敬重、对先贤的敬仰;还延续着古老而温暖的四季风俗。
如果你有缘与这本书相遇,你会发现,我以自己的语言向你呈现的,不是漂移在历史文献中,中原以西广阔大地上的“羌”;不是专家学者们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推论的“羌”;不是舞台之上,或面对媒体镜头时的“羌”。我所展现的,是苍茫历史时空背景下,“5.12”大地震之后,在那些尚存一丝历史余温和乡土气息的村寨里,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羌”;是现实与理想在我心中叠化而成的影像。
作者:高屯子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