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两代破产》是《老后破产》的续作。在前作关注独居老人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对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情况进行取材,挖掘两代人同住引发的危机。子女与老人同住的家庭所面临的困境并不亚于独居老人,子女处于无法兼顾工作和看护父母的两难境地,两代人同住的结果是一同被推向贫困的深渊。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沿袭一贯的报道理念,关注社会民生,向读者展现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却容易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无法自立的中年子女们
在札幌市厚别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了“两代人两败俱伤”的现实——其中不少案例都处于“现在还没有问题,但无论如何都躲不过‘两败俱伤’的结局”的情况。中老年子女无法独立,与父母同住,高龄的父母成了主要劳动力,支撑家庭开销,不少这样的家庭都面临着“将来会两败俱伤”的危机。通过第一章中所介绍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明确,这样的家庭正在与日俱增。
哪天,父母没法继续工作了的话……
哪天,父母生病了、需要看护的话……
这些家庭面临着巨大的不安,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如何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
要如何做才能预防因两代人的两败俱伤而导致的“老后破产”呢?在对这些为将来而不安的家庭进行采访后,我们一边思考着能否寻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一边继续我们的采访之路。
有这样一户家庭,在问卷调查中言词激烈地诉说了对未来的不安。那便是挂川一家,他们的家庭年收入合计超过500万日元,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任何问题。这样的家庭为何会有陷入绝境之感呢?2015年4月下旬,我们开始了对挂川家的采访。我们拜访了位于住宅区一楼的挂川家,母亲幸子女士迎接了我们。幸子女士看上去至多65岁的样子,显得非常年轻,神采奕奕、性格开朗。与她交谈,让人心情愉悦。
一开始,因为幸子女士看上去非常健康,我们甚至想着“这个家庭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在多次拜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了解到这户家庭对未来感到不安的真实原因。
挂川一家四口共同居住,他们所生活的住宅区采用了和安田家一样的房屋布局,但也许是家庭成员多的缘故,感觉房间略显局促。夫妇二人目前与30多岁的长女、长子共同生活。
“您一直和子女们一起生活吗?”
“长子20岁的时候去了东京,后来一直在东京工作。但是在他回来之后,我们便一直一起生活。”
母亲幸子最担心的,就是38岁的儿子。
“他在东京生活了多长时间呢?”
“十年左右吧。”
从札幌市内的专科学校毕业后,儿子便在东京一家与IT相关的企业获得了一份正式工作。
“因为是正式员工,工资似乎也不少。所以他租了月租5万日元的公寓,生活仿佛也渐渐步入正轨,当时我对他并不担心。我也曾去过他租住的公寓,他就是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呢。”
然而,始终在东京独自生活的儿子,30岁过后的某一天,突然辞去工作回到了老家札幌。刚回来的时候,儿子神色黯淡、闷闷不乐,也不与家人交流,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也默不作声。
“儿子在IT相关的公司工作的时候,虽然是正式员工的身份,但他还是被裁员了。随后,他想尝试从事自由职业,但因为很难接到工作,最后只得四处借钱,无可奈何之下回到了老家。”
母亲幸子推测着儿子当时的心情,这般叙述着。
“男孩子一般很少与我们言语交流。但是,在万般无奈之际,他还是给我们打电话了。儿子在电话里对我们说‘想要回家了’,之后就立刻回来了。那时候他已经年过30了。今后该怎么办好呢,我真的非常担心。”
但是,幸子表示,与儿子开始同住生活的最开始,他并没有再度就业的意愿。
“儿子回到家来的时候状态很差。精神不振,也不听别人说话,躲避着人际交往。可以说是陷入了‘茧居’的状态,一想到儿子怎么会变成这般状况,我就心痛不已。”
当时,无论幸子对儿子说什么,他都闭口不答,只是低着头吃饭。看着儿子这般落魄的样子,幸子作为母亲似乎能感同身受,她对自己说着,儿子在职场上一定是遭遇了巨大的挫折。随后,过了近一年时间,儿子的状态似乎有所好转,渐渐愿意与人交流了,也在幸子的劝说下,开始干起了配送报纸的工作。现在他也在继续干着这份工作,每天负责配送晨报和晚报,月收入为10万日元左右。即便如此,幸子觉得儿子要租住公寓、独立生活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依靠现在的收入,就算是能生活,也没法独自生活。要付房租、生活费,月收入没个十七八万日元的话扛不下来。现在我的丈夫还在工作,我身体也还健康,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如果我们俩都不在了的话,儿子该怎么办呢。所以我还是想让儿子就业。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好好工作的话……虽然我也希望儿子能找到正式工作……但是,一想到未来的路,我还是深感担忧。对儿子最放心不下。”
幸子对儿子的未来感到担心,但是却也无能为力,只是一个劲地诉说着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与此同时,与夫妇俩同住的女儿今年也36岁了,幸子也不得不操心女儿的事。据悉,女儿从未离开过家,始终从事着非正式工作。
“女儿在超市打零工。现在的话还能凑合着过下去,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女儿并不是头脑聪明的孩子啊。还是应该找一份长期的工作。”
幸子向我们诉说自己深深的忧虑,但她表示,自己从未当面与子女谈论过将来的打算。她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是好。
“孩子们与我不太交流。即便我有时候会问‘以后有什么打算呢’,他们也只是默不作声。我还曾经说过‘现在爸爸还能工作,但以后该怎么办呢’这样的话,但后来我也不再过问了。孩子们会问我‘那该怎么办呢’,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无法停止工作的高龄父母们
父亲善治先生今年已经68岁了,和子女同住的他为补贴家用,仍坚持工作着。他干着全日工作,月收入26万日元左右。如果没有这份收入的话,一家人的生活可能就要陷入困境。善治年轻的时候从事的是供电线电力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年满60岁之后,他并未选择退休,而是以特聘员工的身份继续工作,此后他便在公司的工厂从事供电线的管理工作。退休前,善治经常要出差,奔赴各个作业现场,现在能够每天从家里出发工作,他感到身体要轻松不少。不过,退休后他成了合同工,在65岁之前,他每年都要与公司签订合同才能继续工作。过了65岁之后,他向公司提出还想继续工作,公司认可他认真的工作态度,表示“作为特聘员工,只要你愿意工作,我们随时欢迎”。
善治平时非常少言寡语。为采访上门拜访时,我们与他第一次见面,仅仅只是互致问候,随后便是幸子与我们交谈,他始终一言不发地看着电视。
看着一旁的善治,幸子代替不善言辞的丈夫向我们诉说种种往事。
“丈夫过去是渔夫。他在八云(北海道渔师镇)做渔夫,但是光靠打鱼难以维持生计,于是他就到札幌来找工作了。丈夫出生的地方紧邻大海,家里有一片私人海滩。但是最终,老家全部拆除了。”
来到札幌之后,由于善治此前除了打鱼之外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于是他登上铁塔,干起了架设供电线的工作。
“下了渔船之后,曾是渔夫的丈夫干起了攀爬铁塔的活,真的很不容易啊。到札幌来的时候他才二十岁左右。”
在放弃打鱼、搬到札幌后,善治开始干起了供电线施工的工作,当时正处高度经济增长期,他奔赴全国各处的铁塔,架构供电线,努力地工作着。善治虽身形瘦小,但他毕竟曾是“徜徉于大海的男人”,对自己的体力很有自信,至今未得过大病,他对此深感自豪。
但是,在善治年轻的时候,他曾有一次从铁塔上摔落下来,因此受了严重的伤。说到这件事的时候,善治终于加入了我们的对话。
“只有那一次,我受了重伤。命悬一线。”
见善治开了口,幸子高兴地随声附和道:
“是我们结婚的那一年吧。”
“那是我去地方出差的时候,当时骨折情况复杂。我自己都感觉到骨头折断了。”
伤愈后,善治再度登上铁塔,继续工作。
“受伤之后,我在工作中便多加小心,避免这样的伤害事故再度出现,此后便一直努力工作,没有出什么意外。”
60岁过后,善治便不再登塔施工了。他目前在供电线设备工厂工作。我们提出想要拍摄善治工作的场景,他爽快地同意了。
约定拍摄的那天早晨,我们拜访了挂川家。也许是由于年轻时经常出差,善治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只见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一饮而尽。一早开始善治就不多言辞,他默默地接过幸子递来的便当,随即出发前往工厂。
善治工作的工厂位于札幌市郊外,坐落于工业地带的一隅。工厂内,除了善治以外,仅有一名职员。此处并非制造工厂,因而未见大型机器设备,只是紧凑排布着各种各样的金属制品,这些都将用于供电线的架设。善治每天负责对这些零件进行整修。
善治换上工作服开始工作,双手立刻被油渍染黑。只见他来到一个似乎是用来卷供电线的车轮状的部件旁,亲手用刮刀仔细地削去附着在其表面的污垢。
“嚓、嚓……”安静的工厂内回响着削金属制品的声音。善治一言不发,默默地工作着。他真挚的目光所体现的,正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坚持工作的姿态。
我们趁着善治稍事停顿的空当,小心翼翼地与他交谈:
“您打算工作到什么时候呢?”
“我现在还行动自如。我的目标是工作到70岁。也许还能继续吧。如果一直待在家里的话,或许身体反而会不好吧……现在这样继续工作可能更加幸福。毕竟当过渔夫,我身体硬朗,意志也很坚定。”
善治不断重复着,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一直继续工作下去。
“您自己也想要尽可能一直工作下去吗?”
“没错。还是为了生活啊。过去(收入)微薄,只够维生,也没有交很多养老金。在我们工作的时代,光是维持温饱已经不容易了。穷人永远都是穷人。我是这么认为的。”
善治的话语中,透露着浓浓的愁苦之情。进一步询问后我们发现,善治和幸子一样,也许更甚,他对于未来抱着更为强烈的不安感。
“您作为父亲,对两个孩子的将来感到担心吗?”
“很担心啊。但是,就算硬要说些什么也无济于事,所以我选择闭口不提。因为未来只能靠孩子们自身努力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所以,我不会对孩子们说多余的话,‘你要做这个、做那个’之类的……我也不知道未来究竟会怎样。”
善治深知孩子们的处境艰难,因而他没法强迫他们工作。也正因此,他不断告诉自己要好好努力。
“孩子们工作的地方给的工资都不多,毕竟他们都是打零工的,未来也不见得能涨工资。养老金每年都在下调,本来就已经很少了。面对这样的窘境,我只能选择继续工作了。真的,没有办法啊。”
善治感到,仅依靠养老金收入要维持四口之家的生活太过艰难。其实倒不如说,他深知要让孩子们独立这件事的艰难。
“如果孩子们离开家,家里只有我们夫妇俩的话,维持生活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像现在这样的话是不行的。真的不行。”
“如果未来哪一天,一家四口只能靠着养老金生活的话……”
“啊,没办法啊。就算是夫妇两人的养老金都很艰难啊。因为即便从公司辞职,也必须缴纳税金和保险金吧,那就得从微薄的养老金里扣除市民税、保险金等各种费用。真的很难啊。”
善治的侧脸刻着深深的褶皱,浮现出了苦涩的表情。
“现在的时代似乎是在欺凌老年人啊。”
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地小声嘟囔着,叹了一口气,最后说道:
“悲哀……就算悲哀,也必须得生活下去。至少得活下去……”
善治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永远扶持孩子们的生活。在选择与孩子们同住的时候,他也深知“两代人两败俱伤”的风险。
“就算悲哀,也只能活下去。”
仿佛是在参加一场看不到终点的比赛,参赛的跑者用尽全力、拼命坚持地跑着——这便是善治悲壮的决心。
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住宅区,只见幸子正在阳台上,一副陷入沉思的样子。
幸子也在眼下这无解的状况中奋力挣扎。
“我也曾去找过工作,但我已经65岁了,没法找到工作了。该说是意料之中吧。一听我说‘我今年65岁’,对方便会回答‘哦,这样啊’,给我吃了闭门羹。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幸子想靠自己的力量工作,尽可能存些钱。
“虽然微薄的积蓄并不能够维持往后若干年的开销。但这笔钱就算是够用一年也好、两年也好……”
幸子露出了少见的阴郁的表情,她表示,在没有工资收入之后,就只能依靠生活保护了。
“我曾与丈夫交流过,如果没了工资收入的话,该怎么生活下去呢。我们和子女同住,能否领取生活保护呢,这是最大的不安。如果是老夫妻俩的话,养老金不足的部分能靠生活保护来补助。但是我们家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
作为父母,都想要好好守护孩子,但是,并不能永远守护下去。孩子们正面对严峻的现实,即便一家人共同生活也看不到未来的出路。
对于善治和幸子夫妇而言,现在面临的晚年生活是过去始料未及的。
——摘自《老后两代破产》,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