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四大要素,衣在首位。自从有了纺织,穿上了衣服,人类才进入了相对文明的时代。嫘祖教民养蚕,制衣裳而兴教化,推行嫁娶,崇尚礼仪,对于中国古代文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世传颂。例如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歌就有“秉嫘祖情怀系家邦,为我河山织锦绣”之句。
宋元时代的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艺,改进纺织工具,促进了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被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直到今天,仍被人纪念,甚至被奉为“织女神”。
黄道婆是上海人,自古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传统纺织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人所熟知,但还有另一句“松郡棉布,衣被天下”。再到近代早期著名的“南通土布”、“松江布”、“南京布”,更到上海、无锡、常州等纺织业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莫不说明纺织史研究的特殊意义。
廖大伟教授原在东华大学主持纺织史料整理基地多年,我曾经在2018年12月9日参加大伟教授和他的团队主办的“纺织与上海: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当时很有感触,写下一首打油诗:“衣被天下时,从头论纺织;一经贯古今,二纬连世界。”表达对大伟教授团队开展纺织史料收集与纺织史研究的敬意。
次年,大伟教授转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开题之际,专程前往致贺,现场学习、交流之后,深感这个课题意义重大,同时也觉得课题容量大、时段长,操作难度不小,心底为大伟教授捏着一把汗。
而顺利开题之后,大伟教授规划周详,一年多过去了,不仅召开了一次重要的近代纺织史学术研讨会,而且推出不少阶段成果,新近出版的《衣被天下:上海纺织》就是其一。该书作为“上海地情普及丛书”之一,由学林出版社推出,大跨度地描绘了上海纺织的行业变迁、劳动模范、工人风貌、科技创新、名优品牌,以及工业遗产与工业文化,提炼总结了“永放光芒”的“纺织精神”,一册在手,可以领略曾为民族工业“半壁江山”的中国纺织的前世今生。
《衣被天下:上海纺织》,廖大伟 刘盼红著,学林出版社2021年8月版
该书以展示历史为主,却没有史学著作的艰涩。以呈现上海纺织为主,却又浓缩了几个时代的社会变化。该书以故事引领历史,让历史照进当代。上海纺织劳模的时代人生、上海著名纺企的世纪回声、下岗织工再就业艰难转身、旧厂址再开发重拾历史的温情。一代代中国纺织人在轧轧织机声中,奋发图强,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使中国不仅早已摆脱“穿不暖”的缺衣时代,而且成为世界最大纺织品生产国,为满足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多少故事有待展开,多少历史不容忘记。
曾经,松江棉布行销世界。近代洋布,首先上海等地登陆,冲击着中国旧式纺织观念与技术。上海机器织布局应时而起,民族纺织工业应运而起,荣氏兄弟、郭氏兄弟、聂云台、穆藕初、刘鸿生、荣毅仁等纺织企业家渐次登场,在与洋人、洋企的博弈折冲中不断推动民族产业艰难前行。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产业工人之一,上海纺织工人队伍逐渐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时期内,上海一直是中国纺织业的龙头老大,灯芯绒、的确良,卡基布、斜纹布,绵布、毛料,上海纺织的名优特产品留在了无数中国人的美好记忆之中。
曾经,上海那些纺织新村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上海纺织女工上下班时匆忙的身影,节假日的欢声笑语。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纺织行业实行“壮士断腕”,纺织新村一度冷清萧索。但生活仍需进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下岗的纺织女工自立、自强、自信,依旧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刻苦耐劳,重新织就各自的生活美景,她们或自谋职业,或转岗择业,从月嫂到空姐,从社区到企业,各自在新的领域传承着中国纺织精神。
一代代纺织劳模,引领行业风气,激励国人奋进。黄宝妹曾在电影《黄宝妹》中出演自己,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建党百年之际荣获“七一勋章”。裔式娟发明了“高速生产操作法”,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曾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见本书第71页);杨富珍则创造了连续89个月无次布的生产纪录,被称为“行业神话”。
上海纺织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例如行业智库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学术团体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人才摇篮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等,均为上海纺织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精神财富,上海纺织留下的工业遗产在今天大多得到了保护、利用或再开发,本书专列《老建筑与新创新》一章,从中不难领略部分上海纺织名企的时空转换与记忆传承。《衣被天下:上海纺织》开卷慢读,相信读者自会受益良多。
作者:李玉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